來源:ATOB青少年教育 2018-04-25 21:35:38
在一所國際學校里,老師給各國的學生出了一道題:“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嗎?”學生都說“不知道”。非洲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糧食”;歐洲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緊缺”,美國學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國家”;中國學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這則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的確發(fā)人深省。
不得不說,中國大多數(shù)孩子,他們學習更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他們習慣人云亦云;他們遇到問題了,求助于書本網(wǎng)站,覺得說得都很對,可就是不能用在現(xiàn)實中解決問題。但是總有一部分孩子,他們看問題有自己的觀點,而且獨到深刻;他們做事情有效率,學習能力強。
其實,這兩類孩子之間只相差是否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有主見,很明確自己的未來方向。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
1質疑,是獨立思考的第一步
"學貴知疑",疑是探究知識的起點,能使人心中產生認知沖突,進而撥動其思維之弦。家長們應學會為孩子適時激疑、巧妙設疑、引導解疑。
適時激疑
如何鼓勵孩子質疑,需讓孩子建立一種意識:權威和現(xiàn)成的答案并不總是正確的,通過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我們可以創(chuàng)立自己的思想;需為孩子營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的是問號。”為孩子創(chuàng)設“問”的空間,讓孩子“問”有保障,積極評價孩子的所有疑問。
巧妙設疑
這是引導孩子質疑的階段,首先家長需要明白孩子是做事情的主體,引出孩子的求知欲,讓孩子充分地動手、動腦。其次,你要教會孩子有效的質疑方式。孩子們喜歡模仿家長的行為方式,家長在引問過程中能經常為孩子提供高質量問題的范例,孩子就會在家長引問的潛移默化中學會這些問題的發(fā)現(xiàn)以及思考的范式,從而縮短自己產生創(chuàng)造性問題的時間。
引導解疑
這是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在解疑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并體驗到成功的策略。追問法和反問法是家長可以借鑒的引導方式,當孩子對自己的回答猶豫不決時,你可以追問孩子:“你回答的理由是什么”、“還有沒有補充”等,這有助于讓孩子找準自己的觀點定位,拓寬自己的思維。當你得不到孩子的正確回答時,你不用急于糾正其中的錯誤,你可以抓住錯誤的癥結反問孩子,引導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
適用性分析,是獨立思考的深層加工
接收到的信息對我是否適用?只有對接收到的信息保持懷疑,才能進一步分析,而不是全盤接收。對于馬上來臨的中考和高考,孩子們要面臨選擇學校、選擇專業(yè)的難題,你問孩子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學;蜻@個專業(yè)的時候,孩子往往回答不出所以然,甚至來了句“我朋友說這個學校學習環(huán)境好”,“那個專業(yè)就業(yè)機會多”。這些信息對孩子真的適用嗎?
盲目跟風帶來的結果只有后悔。選擇學校和專業(yè)不是一件小事,獨立思考是對自己負責。孩子需要先看到自己的需求,再結合接收到的信息,實踐之后才能出真知。作為家長,我們?yōu)榱俗尯⒆营毩⑺伎,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是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中,家長切記不要做孩子的鋪路人,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