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站資源 2018-04-25 16:29:25
此外,有研究認為,缺乏維生素D,導致血鈣水平低的寶寶,也容易出現入睡后抽動。
7.為什么學會翻身,夜里就睡不好了?
大運動發(fā)展期和大腦發(fā)育跳躍期,面臨大量的學習和記憶工作,而快速眼動睡眠(REM)正具有存儲、整理白天記憶的功能,所以在此期間睡眠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類似于白天文件雜亂地放在電腦桌面,晚上下班后電腦內部在做磁盤清理,將不同文件放到各個磁盤內。
寶寶在學爬、學坐、學站期都會干擾到睡眠。對于大腦來說,翻身期是第一次比較大的刺激,對睡眠的影響也最大。突然學會翻身,好比誤打誤撞走出了迷宮,非常興奮,甚至有些迷茫,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會迫不及待再回頭走,一遍遍確認來時的路。
這種復習的迫切感沖擊著大腦,容易出現夢中驚醒、翻身、抬頭等干擾睡眠的現象。
在寶寶的大運動發(fā)展期,白天要給足條件和時間練習,熟悉后運動刺激就相應減少了。睡眠能力的底子也很重要,底子不好容易在這種時期“崩盤”。
寶寶有時候在睡夢中出現翻身翻不過來,或者坐起來不會躺下等情況,家長可以溫和地幫助復位,但不要過度干預,更不要一味采用喂奶來催睡。以不變應萬變,耐心等待是更好的選擇。
8.病已經好了,怎么還是醒那么多?
寶寶本來睡得挺好,但自從生了場病就夜醒無數次。這是個常見的困擾,類似的還有媽媽上班或孩子回了趟老家之后,原來的好睡眠就一去不復返了。
這種現象與習慣性夜醒有關,一般是由于偶然的原因醒了,但受到喂奶、抱哄等干預,又沒有及時調整,就變成會主動醒的習慣固化下來。
佐證是,原本不在11點夜醒的,如果家長連續(xù)三四天都在夜里11點主動喂奶,之后寶寶就可能會在這個點主動醒來,這表明父母的行為是能夠影響和改變寶寶的睡眠情況。
習慣性夜醒的模式會延續(xù)相當長的時間,只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勇敢打破原有的習慣,才能維護好嬰兒睡眠的完整性。
9.后半夜吃完奶1小時必醒,比鬧鐘還準,為什么?
媽媽有時會發(fā)現,嬰兒的夜醒每天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出現,呈現類似1點、3點、 5點這種“對表醒”,其間隔往往是整點或半點。此外,還涉及習慣性夜醒,如前幾天都在這個點醒,生物鐘巧妙地記憶、追蹤著之前的情況,今天很可能還是如此。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對表醒”都是習慣性夜醒,有時候確實是餓了等原因。
10.不是餓了也不是不舒服,怎么還醒那么頻繁?
有一項研究曾經在網上瘋轉,其結論是“嬰兒頻繁起夜是為了不讓爹娘有力氣生老二”。筆者覺得好笑荒誕之余,似乎也有那么點道理。
言歸正傳,嬰兒胃容量很小,剛出生進食量小,一頓吃完后2小時就會餓,這是早期夜醒頻繁的生理因素。隨著嬰兒的長大,餓不再是夜醒的主導因素,尤其遠遠小 于饑餓周期的夜醒,更可能是睡眠習慣導致的。
類似于成人入睡前看手機,半夜醒來要摸出手機看一眼現在幾點了,發(fā)現“哦, 才半夜”,于是接著再睡。要是哪天怎么也摸不著手機,有人可以接著睡,但還有人很可能接下來就難入睡了。這是一種習慣和心理因素,當然嬰幼兒睡眠相較于成人更復雜一些。
電視里面常出現這樣的畫面:陽光照在主角臉上,他睜開眼,發(fā)現自己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一下子驚醒了。
對嬰兒來說也是一樣,寶寶睡前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吃著奶睡著了,醒來卻發(fā)現周圍一片漆黑,媽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有的寶寶可以繼續(xù)入睡,那么這種感受還不至于蔓延。
但有的寶寶從來都是被抱著奶睡,根本沒有在其他條件下入睡過,這類寶寶認為只有吃奶才能睡,也就是睡眠聯(lián)想很單一,那哭也是難免的了。
入睡時和睡眠中的環(huán)境不一致,孩子會很警覺地經常醒來以確認睡眠環(huán)境是否發(fā)生了改變,覺自然就很輕了。
當然寶寶夜醒夜哭的原因很多很復雜,夜醒不等于餓。大小便、濕疹、冷熱、白 天受到了刺激、換床、家里來人、媽媽上班、學翻身、長牙,甚至蚊子咬都可能引起寶寶夜醒,媽媽要冷靜判斷,不要一醒就喂奶,無原則夜奶是導致習慣性夜醒的主因,這個后文會再具體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