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23 14:43:56
昨天,朋友圈里,一位媽媽留言問我:“有時候孩子就是不講道理怎么辦?”
想到這個問題可能是很多媽媽遇到的問題,把我和她(以下用MM代表)溝通的記錄分享出來:
我: “這是一個好問題;卮疬@個問題之前,先問問:
1、孩子時否到了講道理的年齡?
2、講道理的時候,孩子和大人是否處在情緒中?
3、大人在要求孩子講道理之前有沒有理解孩子背后的情緒?
MM: “我家孩子5歲差2個月,他現(xiàn)在想要什么東西不滿足他就發(fā)脾氣,這點很不好,我們也不想總慣著他。”
我:“那可能是之前他這樣做有效果,于是他學習到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為自己爭取到想要的東西。”
MM: “是的,他以前經(jīng)常成功,一開始我們不忍心讓他不高興就都滿足他,可是后來他越來越過分了,我們決定改變下不能總慣著他,他要的東西雖然不貴,但是這種習慣很不好。”
我:“所以,是大人給孩子養(yǎng)成的習慣,現(xiàn)在我們也不能怪孩子過分。同時,當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太過分,心理上會很難平和處理孩子的情緒。”
MM: “可是,我們應(yīng)該怎么解決呢?”
我:“接納情緒,設(shè)立規(guī)矩,少講道理”
我:“父母總覺得孩子已經(jīng)5歲了,平時講話他都聽的懂,那我跟他講道理,他應(yīng)該明白,實在是高估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和自制能力。 孩子能聽懂不代表孩子可以理性思考和行為上做到。對于學齡前的孩子,還很難理清自己的思路,思考哪些應(yīng)該做,哪些不應(yīng)該做。作為大人,我們有時告訴自己衣服多了,少買點,但是遇到打折,或者有看到自己心儀的衣服,我們也會買,都沒辦法說服自己,更何況一個還不到5歲的孩子。所以,如果父母期待通過講道理讓孩子改變行為,就會失望。而孩子不聽,父母就更生氣,于是情緒來了,要么教訓一頓孩子,甚至動手打兩下讓孩子聽自己的。
另外,父母講道理的時候,往往是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被情緒腦掌控,完全聽不進去父母的道理。 就好像溝通的門關(guān)了,父母還在不停的在門外講話一樣。而父母單方面認為,我說了你就應(yīng)該聽到。所以,要先接納情緒,處理心情 。
先接納情緒,理解孩子想要買這個東西的心情,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當下孩子真實的感受。孩子可以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失望、生氣。我們接納情緒,但是不影響立規(guī)矩。 規(guī)矩就是說好不買就不買。
另外一個規(guī)矩就是孩子可以表達和發(fā)泄他的情緒,但是不能做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他生氣就打媽媽,或者打長輩這樣。 告訴他:“你想要買這個玩具,今天不能買,你感到失望、生氣,媽媽理解,我們之前說好了不買,媽媽跟你一起遵守約定。 你如果覺得難受可以在這哭一會兒,但是打媽媽是不可以的。 ”
最后,我們知道在哪些情況下可能會遇到問題,可以提前跟孩子做一些約定。比如你知道他每次去超市都要買很多吃的,或者每次去商場一定要買玩具。那么你們在出門之前就要約定好:“今天我們?nèi)コ校憧梢宰约哼x擇兩樣吃的。” 這樣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到了超市如果孩子有更多要求,我們就可以設(shè)立規(guī)矩,堅持我們的約定。
在跟孩子溝通時多說:“這次你可以做什么,你可以買x種東西。” 這樣孩子比較好理解,而且覺得自己是有一定選擇權(quán)的。少用否定式的:“你不可以亂買。”
如果孩子按照約定做到了,及時口頭的鼓勵。“今天你說到做到。”
如果想要能夠做到上述步驟,一個核心前提是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在孩子一開始鬧的時候,父母的情緒就被帶跑了,那就不太可能去選擇智慧的處理方法。
孩子的習慣是過去幾年里父母幫孩子養(yǎng)成的,想要建立新的習慣也需要一個過程,在最初出現(xiàn)同樣狀況時,孩子突然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變了,不滿足自己了,也許情緒會更激烈。這個時候,更需要父母能夠平和面對,陪伴孩子經(jīng)歷情緒,經(jīng)歷這個過程。當父母真正改變了,理解孩子的情緒,堅持設(shè)立的規(guī)矩,才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新的習慣和行為。
常常聽父母說:“這孩子被慣壞了,必須管管了。 ” 既然是“被”慣壞,那么責任就是被后邊的那個主語,是被誰慣壞的。當我們覺得問題在孩子,就一味的想要孩子改變,實際應(yīng)該更多花時間思考,我們的哪些教育方式讓孩子有了現(xiàn)在這些行為習慣?看起來我們原來的方法是不對的,那么我們就調(diào)整去找到對的方式。
以上的建議,不僅適用于購買東西的場景,在其他你覺得是孩子不講道理的情況下,都可以先問自己前面那三個問題,然后遵循這12個字:“接納情緒、設(shè)立規(guī)矩、少講道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