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23 11:42:53
什么是共情?
接下來樣講親子溝通里特別重要的工具,叫做共情。共情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工具說他是工具也好,是生活態(tài)度也好,但是怎么樣去使用它,是要講方法的。什么叫共情,可能也有一些家長沒聽過,就是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的回應和陪伴對方的方式,也許你在很多地方提到過,聽到過,但是我們今天還是要拿出來講講,它很重要。
共情的四大要素:
1、想象力
2、基本的關(guān)心
3、站在別人立場思考的能力
4、可以承受因為別人的不幸事件而引發(fā)你個人不愉快負面情緒的能力——既不能完全沒感受,又不能感受太強而導致認知失調(diào)、失去功能。
共情的四大要素,前面3個都好理解,比如說孩子遭受了一個什么情緒,你能想象他的感受啊,你能關(guān)心他,并且能夠換位思考,假如你是這個孩子,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是挫敗、傷心、憤怒啊、這個都好理解,但是第四點要特別強調(diào),當別人的不幸事件引發(fā)你個人不愉快的負面情緒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承受,我們知道有的家長是:孩子還沒覺得有什么,家長就已經(jīng)跳腳了。孩子臉上跟小朋友磕碰了一個傷口啊,家長就會非常受不了,很心疼,還有的呢,是孩子還沒生氣,家長已經(jīng)暴怒了。
講理論可能有點不太好懂啊,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人育兒有一定走偏的傾向,我步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從上一代幾乎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到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過分關(guān)注的孩子的感受,但是呢忽略了孩子做事情的能力,這也是比較危險的,打個比方,孩子的語文沒有考好,考砸了孩子覺得我好糟糕啊,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么大人通常會怎么回應他呢,現(xiàn)在大人都比較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覺得會不會承受不了啊,大人會鼓勵,沒事啊,考的挺好的啊,媽媽小時候還沒你考的這么好呢,不錯了。其實這樣的鼓勵反而是無效的。
當我們的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不要著急去勸告,去把他從情緒里拉出來,為什么,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有了挫折的時候,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當他在那個情緒里體會,得到了你的接納、陪伴。不評判、他才有機會學會對情緒的適應性,等那個能量流轉(zhuǎn)完了之后,然后再來帶他歸因,首先確實是沒考好,要接納這個現(xiàn)實,然后呢是什么原因沒考好,歸因到孩子能改變的因素,比如說是不是上課的時候沒有聽清楚啊,是不是審題的時候粗心了,是不是做的時候沒有仔細檢查啊,這些他能改變的因素上,不需要特別的刻意。而是一次一次的累加,觀念轉(zhuǎn)變是有一個過程的,點到為止的回應。
還有一種家長就是特別明理,我昨天聽到一個小故事,孩子很要強,能力也很強,時成長過程中夸的比較多,很正常么,獨生子女,大家都夸的比較多,當他被鋼琴老師批評了之后呢,特別的沮喪,媽媽就說,那你覺得老師批評你是惡意的呢,還是為你好。孩子說是為我好,但是情緒還是在那里,媽媽后來又找到老師說多鼓勵少批評,我們看到2個問題,第一當孩子有了情緒,媽媽沒有共情他,而是直接開始講道理。第二,沒有帶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和跟老師溝通,而是代替她去幫他排除挫折幫他塑造一個盡量沒挫折的環(huán)境。其實這樣的幫忙是不必要的,讓孩子感覺到,他的能力不足以去應對這樣的情緒,或者說其實你也不敢去應對這樣的情緒,所以當孩子遭遇了挫折了,不自信,委屈,除了共情他的感受,讓他明白你懂得他,還要同步關(guān)注孩子能力的提升,不論是做事的能力,學習能力,還是社會交往,與人相處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共情是前提,是基礎(chǔ)。情緒能量走完之后,再來看看下一次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應該做什么,爸爸媽媽支持你,但是是否需要幫助和什么時候需要幫助由你來決定。
要知道你是成年人,你要是在一個小屁孩面前輕易的就喪失了對情緒的管理能力,那你就輸了,既沒有做到榜樣,也沒有幫助到他。
尊重孩子,讓親子共同成長
那我們再來講講最后一個話題,修復關(guān)系,讓親子共同成長。很多人都步明白為什么我就問孩子一句話,他就生氣了呢。為什么我們的關(guān)系一開始咱們談?wù)劙,到最后雙方摔門,走人,結(jié)束。有效的溝通是什么啊,關(guān)鍵詞在定語上,有效,當所謂的關(guān)心表達出來的是兩敗俱傷的結(jié)果,我們成年人是不是就可以反思一下。
第一點就是不懂什么叫尊重,尊重意味著你把他當一個獨立的個體啊,就像是你對你結(jié)拜兄弟的孩子,你閨蜜的孩子,你可以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他,但是不會去勉強他,你會收回自己的閑言碎語、口不擇言以及那種我是你爹媽你必須聽我的。孩子一旦反抗又會產(chǎn)生遏制不住的怒火,不會尊重孩子的父母,請記住解決的辦法,把他當作是你最好朋友的孩子,清晰的畫一個界限,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自己的價值觀,你可以去支持他怕,陪伴他,但是不要輕易把你的觀點強加在他身上。
第二種呢,不懂什么叫理解,理解是在尊重的基礎(chǔ)上衍生出來的,沒有尊卑觀念的對對方世界的好奇心,不要總是帶著評判的說,你怎么喜歡的都是動畫片里的壞人呢,你可以說你喜歡那個角色啊,最欣賞他哪個特點呢,給我講講把,不要說你怎么看漫畫不學習呢,可以說這是誰畫的啊,講了什么啊,一定很棒,不然你不會這么入迷,給我介紹一下好嗎?有些人用雷鋒建立價值觀,做好人好事,有些人用武俠小說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有些人用王陽明、曾國藩激勵自己,建立家國天下的胸懷格局,漫畫和動畫僅僅是一種載體而已,那里面長盛不衰的內(nèi)容,一定有年輕孩子們追求的熱情和勇氣,我們雖然不喜歡,雖然沒想過要去看,但是我們要去尊重這個趨勢,和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可不可以帶著好奇,探究式的詢問,不要每次都是武斷的貼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