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20 17:32:50
既然大家知道了寶寶為什么撕書。那么我們就能推測,寶寶的“科學實驗”一定有結(jié)束的時候。當寶寶的大腦收集和分析過足夠多的數(shù)據(jù),并且把這些數(shù)據(jù)存儲起來。寶寶就對這個試驗目標沒有興趣啦。也就是說當你讓Ta摔過足夠多次的餐具,當你讓Ta倒過足夠多次的水,當你讓Ta撕過足夠多的紙,Ta就會心滿意足的再也不去撕紙,再也不去倒水,再也不去摔餐具了。
如果我們現(xiàn)在就不想讓寶寶把它的童書撕掉怎么辦?這是歐美國家的做法,僅供參考:
歐美國家給幼兒設計第一本童書時往往把書做得很結(jié)實。這么做寶寶應該不會把書撕爛了吧?
上面的內(nèi)容跑題太遠。我們接下來回到正題:怎么培養(yǎng)寶寶對閱讀的興趣?
寶寶很難集中注意力,而閱讀又是一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那么基本上想讓寶寶對閱讀感興趣很難!。
但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事情變得極其簡單!
我們可以在寶寶足夠小的時候把書和閱讀融入到Ta的生活里。因為寶寶的成長是一個認知和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過程,所以只要我們讓Ta感覺到一個事物是Ta所處環(huán)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Ta就會很好的接受這個事物。
我們只需要這樣做:
1. 盡早的把書和閱讀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讓書出現(xiàn)在孩子活動的每個角落。孩子的床腳,父母的床邊,客廳的沙發(fā)旁。。。只要是寶寶常去的地方盡量讓書隨處可見,伸手可及。
堅持每天都給孩子讀書,哪怕Ta還不能完全聽懂。如果每次讀書都在特定的時間就更好。比如說晚上睡覺前。
時機很重要,越早讓書出現(xiàn)在寶寶的生活環(huán)境里越好,哪怕還不立即給Ta讀。如果寶寶的年齡已經(jīng)有點大了(超過了2歲),那么Ta接受書的速度會比更小的寶寶慢一些。如果是這種情況,爸媽們也不必太擔心。只要我們嘗試讓寶寶在更多機會接觸書和閱讀,他們還是會喜歡上閱讀的。比如說,我們可以帶他們?nèi)和瘓D書館或者書店,感受其他寶寶的讀書狀態(tài);
還有一點,如果爸媽喜歡讀書看報的話,孩子喜歡讀書的幾率就更大。因為他們會覺得讀書是爸媽生活的一部分,也應該是Ta生活的一部分。
2. 書的內(nèi)容要吸引寶寶,并且適合Ta的認知能力
從封面開始,到里面的圖畫,文字,故事本身都應該非常唯美。未必顏色鮮艷的就是好的,有些線條纖細結(jié)構(gòu)簡單的繪本書寶寶也非常喜歡。
給月齡小的寶寶挑書時應該盡量選故事簡單,圖畫簡單,文字也簡短易懂的繪本。
3.讓寶寶在閱讀中感受快樂
為了讓寶寶有快樂感和新奇感,我們應該:繪聲繪色的讀,充滿互動的讀,多個家人分別讀。
越是給年紀小的寶寶讀書,大人們的工作就越重要。寶寶是否喜歡閱讀,很重要的前提是被書的設計和故事的情節(jié)所吸引。但很小的寶寶其實是看不懂書和故事情節(jié)的。那么大人讀書的時候就要把故事情節(jié)講的很有吸引力。所以我們的語調(diào),我們的表情,我們的肢體語言,甚至是自己的模仿故事中情節(jié)的真實程度都會影響寶寶在親子閱讀中的快樂指數(shù)。
我們可以嘗試盡量多的和寶寶互動,比如:對著書中的圖畫提問題,讓寶寶找線索;讓寶寶回想上一頁發(fā)生了什么,預測下一頁有什么內(nèi)容;或者你和寶寶分別扮演故事里的兩個角色,把一個橋段演繹一邊;或者讓寶寶復述整個故事。。。總之互動的方法沒有限制,展開你的想象吧
4. 耐心最重要
如果寶寶還沒有做好接受書和閱讀的準備時,我們不用硬塞給他們。應該繼續(xù)為他們創(chuàng)造:書和閱讀是生活中一部分的感覺。我們只需要做好準備,當有一天Ta忽然對書或者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我們就立即響應:開始給Ta讀書。
上面提到過,寶寶在學習的時候會不斷地重復。讀書時也一樣。越是年紀小的寶寶越喜歡重式的學習,所以請耐心接受寶寶的這類請求。Ta可能會主動要求你把一本書連續(xù)重復讀幾遍。別嫌煩,別打瞌睡,繼續(xù)繪聲繪色的讀給寶寶吧。這是寶寶在非常專注的學習你閱讀中的某樣東西,你應該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才對。
前面說過強迫寶寶集中注意力會讓他們變“笨”。那么他們集中注意力讀書會不會變“笨”?
不會的!因為寶寶讀書時是在同時感知書中的圖畫結(jié)構(gòu)、色彩、文字,閱讀的形式,閱讀時的語言和情感,故事的內(nèi)容。。。
我相信當你持續(xù)親子閱讀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能注意到書上一些我們很難注意到的小細節(jié)。那是因為他們的小腦袋就像一個掃描儀一樣在把畫面中的每一個細微的點都照顧到了。這是很多成人很難做到的。
上面這些就是讓寶寶從小愛上閱讀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