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18 14:41:07
“愛孩子的七不責,對父母的五不怨”
七不責
“ 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正飲食不責,正歡慶不責,正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明代晚期,著名學者呂坤《呻吟語》
1、對眾不責
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被當眾指責,如果是你,你會有什么感受?不服、委屈,更想對著干吧,有可能心里明白,但是“尊嚴”呀,依舊不肯低頭。
2、愧悔不責
如果孩子已經(jīng)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再揪著問題不放,喋喋不休的責備孩子了。媽媽爸爸們,是不是體會過,越說越生氣。孩子們心里知道自己的錯了嗎?其實在你一開始訓斥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了,如果是這樣,后續(xù)的訓斥都是“畫蛇添足”啦,起不到作用,反而會產(chǎn)生負面的效果。
3、暮夜不責
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的責備,孩子帶著沮喪、失落、傷心的情緒上床,也許臉上還掛著淚痕,要么夜不能寐,要么噩夢連連。對于陪讀的小學生的媽媽們,大家深呼吸,晚上的時光珍惜喲,睡覺前,要保持快樂!
4、飲食不責
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飯桌上是難得的大家歡聚的時刻,也很容易成為一些家庭的訓話時刻。還能不能愉快的吃頓飯呀?!孩子們的吃飯問題,往往是大人們把吃飯變成了很無趣的事情。
5、歡慶不責
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的時候,經(jīng)脈處于暢通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如果孩子被責備,經(jīng)脈會立刻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讓孩子盡情高興吧。
6、悲憂不責
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當孩子哭的時候,他的情緒還是處于激動的時刻,這個時候,大腦不能進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斷,家長在這個時候的指責批評,對于孩子來講,其實一句話也聽不進去。
7、疾病不責
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guān)愛和溫暖,這是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的處方。
再來看看五不怨,三代同堂的家庭是現(xiàn)在的常見模式。二寶政策放開,更多的老人投入到“看娃”的事業(yè)中。三代同堂養(yǎng)育,媽媽爸爸對待老人的方式,我們需要注意什么?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
五不怨
不抱怨父母無能,不抱怨父母啰嗦,不抱怨父母抱怨,不抱怨父母遲緩,不抱怨父母生病。
1、不抱怨父母無能
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費盡心力把我們養(yǎng)育成人,已經(jīng)很不容易,他們那個年代,沒有更多的精力,關(guān)注我們現(xiàn)在養(yǎng)育孩子關(guān)注的問題,例如孩子的技能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管理培養(yǎng)等。老人們已經(jīng)做了他們能做的最好的,作為媽媽爸爸,我們沒有理由抱怨老人,應(yīng)該真誠地說:“我接受,我家老頭老太太就是這樣;我享受你們給予我的一切。”
2、不抱怨父母啰嗦
老人們比我們先來世上,他們對人生有自己的經(jīng)歷、教訓、經(jīng)驗,他們把我們,媽媽和爸爸,養(yǎng)育成人,他們期盼全家人平安……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去啰嗦你,父母絕不會去啰嗦一個與他們無關(guān)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老人們的抱怨,只是不滿足我們現(xiàn)在。當我們做得夠好時,他們渴望我們更好!
4、不抱怨父母遲緩
年紀大了,行動自然不便,永遠不要嫌棄身邊老人們行動遲緩,因為我們沒有經(jīng)歷老年,永遠想象不出“人老了”的感覺。父母年輕時,可能比我們還意氣風發(fā)!切記:看著老人,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千萬不要“子欲孝而親不在”。
5、不抱怨父母生病
媽媽爸爸在家里的全部關(guān)注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自己工作繁忙,照顧孩子的重任交給了老人,老人不能病倒,因為那樣就沒人照顧孩子了。平時無意識的抱怨,讓家里的老人,在自己的身體不適的時候,忍著不說,老人們覺得不好意思,不愿意給子女添麻煩。生命不是用來抱怨的。照顧好老人,孩子以后才會照顧好你呦。
媽媽爸爸們,我們是否有時候抱怨,老人們的思想落后,老人們帶娃方法有問題,老人們嘮叨、啰嗦、脾氣大,老人們對孫子孫女溺愛......
我曾經(jīng)問過一個老人,看孫子累嗎?這位爺爺說:“每天早上起來做全家的早餐,每天兩趟走路接送孩子,然后每天要搭公車送孩子去周邊的各種學習班,在那里坐著等一到兩個小時,每天還要買菜呀、收拾屋子呀......一天沒有閑著的時候,晚上想看會電視吧,怕影響小個的學習。要說真累呀。人老了,晚上愛起夜,還睡不好。” 我跟老人說,“您真的是很辛苦啦,其實帶孩子比我們上班累多了。” 有老人疼的孩子是加倍幸福的孩子!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