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18 11:39:31
我們認為孩子太柔弱,不成熟,做事情沒經(jīng)驗,所以有意無意中就把對他們的輕蔑與否定烙印在了他們的心里,讓他們喪失了自信。
為了克服這種氣餒,孩子會采取各種行動來找補,但由于經(jīng)驗的限制和對形勢的誤判,很多孩子設置了錯誤的行動目標。
常見的錯誤目標就是用父母反感的行為吸引他們的注意。
就拿孩子尿褲子這事來說,你越是跟孩子說不能尿褲子,而且對他尿褲子這事特別的生氣,他就越是會感到氣餒。
在你的否定下,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就會自我懷疑,認為自己連尿尿這事都做不好。而你一次次的強調,只會讓他喪失信心,更加氣餒。
他會想,既然我控制不了什么時候尿尿,那么干脆不控制了,想尿就尿吧,反正媽媽總會收拾爛攤子。
與此同時,他看到你因為他尿褲子圍著他團團轉,他又覺得尿褲子能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證明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媽媽愛的。
干爽的褲子和獲得媽媽的愛一比較,還是獲得媽媽的愛更重要,于是他就會一直尿褲子。
4.這樣的模式很常見,但又很微妙,很多父母意識不到。
比如,從小都是你幫孩子穿衣服,等到他長大了,即使能自己穿衣服了,還是會粘著你,讓你給穿衣服;
孩子上學都是你接送,等到他能自己上學的年齡,他還是會纏著你讓你送;
作業(yè)寫得馬馬虎虎,你越是跟他說就越是不改正,逼著你時時刻刻守在他身邊,幫他檢查幫他計算。
這樣的事多得不勝枚舉。
只是,孩子小的時候,可以依靠我們得到庇護,成年后就不能再藏在我們的羽翼下了,我們保護不了他一輩子。
他總得走出我們的世界,經(jīng)受生活的風風雨雨與各種挫折。
而如果他沒能培養(yǎng)出自信,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遲早會被現(xiàn)實打擊得體無完膚。
所以,讓孩子自信才是為人父母最應該做的事。以下兩點請時刻記在心上:
不急著否定,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有個教育家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確實如此,如果沒有我們的肯定與鼓勵,孩子就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也就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不要急著否定他,給他潑涼水,而是要找出他做得好的地方,給與肯定與鼓勵,激發(fā)他的自信心。
他做手工做得一塌糊涂,成果十分地拿不出手,不要急著說他笨,要找出他做得好的地方給與肯定,可以夸獎他有耐心,并且鼓勵他多嘗試幾次,相信很快他就能有進步。
多點耐心,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學習都有個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在錯誤中汲取經(jīng)驗。對不熟悉的事情,我們大人尚且要花一番功夫,更何況小孩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要有耐心。
教孩子系鞋帶,一次做不好,就多給他幾次機會。不要對他大呼小叫,對他批評和責難,要給他犯錯的機會,讓他能夠沒有心理負擔地去嘗試去學習。
相信他回報我們的不僅是漂亮成果,還會有對我們的感激。
我相信,做父母的都是用心良苦,為了孩子的成長操碎了心,但是好的意愿不一定能帶來好的結果。
在養(yǎng)育孩子的路上,我們很容易就犯下大錯,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們要時刻小心。
我們要像呵護小樹苗一樣,呵護他們的自信心,也不要吝嗇鼓勵與贊美,相信在我們的鼓勵下,他們變得更加自信與強大。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終有一天,孩子會因此而感激我們,并且?guī)е鹁磁c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