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17 08:43:14
甚至還有父母用恐嚇,來阻止孩子哭鬧。
知乎心理學(xué)專家喵貓女士總結(jié)這些方法為:
1.交換
用一種高興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忽視那些傷心的事情。
2.無視
像不關(guān)自己的事情一樣,讓孩子自己解決。
3.懲罰
恐嚇孩子,阻止他哭鬧。
但這些途徑都是指在表面上讓孩子暫時不哭鬧,并沒有讓孩子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喵貓講了一個例子:
你的孩子因為被老師批評了,很傷心,哭鬧不已,你心疼,于是帶孩子出去玩,吃好吃的,孩子暫時忘記了這回事兒,笑得很開心。
但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為什么會受到老師批評,受到批評之后要怎么辦,如何改正?
那么,當(dāng)他再犯同樣的錯誤,被老師批評,一樣會再哭鬧。
在這個事情里,重要的不是讓孩子開心,是要讓他學(xué)會情緒管理。
意大利著名兒童心理學(xué)家蒙臺梭利認為:
兒童對于特殊的環(huán)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這種敏感時期與生長現(xiàn)象密切相關(guān),并和一定的年齡相適應(yīng)。
正是由于這種敏感性,孩子會對某些平常的事情反應(yīng)過度。例如,自己的玩具丟了,也許在父母看來,不算個事兒,但在孩子看來,是個天大的事情。
父母教育孩子情緒管理的第一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其次,父母必須要明白,情緒有好有壞,不要拒絕忽視壞情緒,要面對孩子的壞情緒。
一個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孩子很生氣,直接給人家一巴掌,還不道歉。
有的家長也許把關(guān)注點放在孩子暴力傷人上面,于是打罵孩子,但他忽略了,孩子是因為玩具被搶了,才非常生氣。
更重要的是,玩具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不亞于一輛車對于你的重要性。
試想,你的愛車被人劃破了,你會不會生氣?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這個案例中,正確的做法是:
第一步:察覺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懂得他生氣的原因;
第二步:接納孩子的壞情緒,并表示,理解他生氣的原因;
第三步:告訴孩子,即使生氣,也不能打人;
第四步:親自示范處理這種沖突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前面兩步,因為那是處理情緒,后面才是處理事情。
對于父母而言,處理孩子的情緒,比處理事情更加重要。當(dāng)你接納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愿意配合你。
而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就需要父母做好傾聽者和理解者的角色,幫助孩子把壞情緒疏導(dǎo)出來,再進行教育,這樣的做法,才會讓孩子獲得成長。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