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8-04-12 11:22:12
創(chuàng)作初衷:
當(dāng)我第一次知道熊貓小時候是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就覺得非常驚奇,原來從小到大的蛻變是這么神奇的事情。在這個世界里,很多生物的成長過程都變化很大,童年的時候看過國產(chǎn)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學(xué)生時代看過《法布爾昆蟲記》,真正長大后,發(fā)現(xiàn)我們?nèi)说某砷L變化也很大,包括是生理以外的一切。
“我是誰?”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好回答,也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是本我?自我?還是我希望成為的我?或者我根本不知道我是誰?這些問題
當(dāng)然孩子不會去想,所以想畫一個看上去容易理解的熊貓尋找自我的故事給孩子看:有時候覺得自己像誰,以為自己就是這樣了,其實還有無限的可能性,最終我們會成為我們本來的樣子,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喜歡做什么。
變與不變也是相對的,變在于成長,不變于心。
從孩子的角度,當(dāng)知道這么龐大的、毛茸茸的大熊貓,小時候竟然長得像老鼠差不多,已經(jīng)是件很稀奇的事兒了,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身邊的弱小哦,說不定哪天,他(她)就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80后人氣美女漫畫家格子左左的轉(zhuǎn)型之作
最溫暖的親子陪伴故事+附贈陪伴故事互動頁
80后人氣美女漫畫家格子左左的轉(zhuǎn)型之作,原創(chuàng)繪本《我想和你在一起》,源于她給女兒的床頭故事。這是一只真實存在的玩具小兔子,加入左左家的時候比她的女兒更早。從女兒出生開始就陪伴這她,像一個親人一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擔(dān)任了朋友,出氣筒等多種角色,直到有一天被遺忘。左左用這個故事喚醒了女兒的回憶。女兒重新找到了遺失的美好。
這本繪本用兔子的主觀視角繪畫而成,輕描淡寫地講述了陪伴,照顧,被遺棄和被尋回的主題。憂傷而感人,小兔子的眼睛就像會說話一般。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前段時間熱門的動畫片“頭腦特工隊”。那只活在小主人記憶深處的大象,最后為了小主人選擇了被遺忘。女兒聽完故事后,飛速找回了童年的小兔子讓格子十分開心,她覺得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故事也一定會有所觸動。
創(chuàng)作初衷:
玩具小兔是我女兒還沒出生時,獲得的一個禮物,咖啡色,沒有表情。
我一直覺得玩具小兔可能有點害怕孩子,畢竟它離開了它的家(玩具王國),離開了它的朋友(其他的小兔子),而它們中的每一個都告訴它:“保護好自己,小孩子很可怕,他們會把你弄壞的。”
后來,我發(fā)現(xiàn),小兔子和我的女兒之間,各自的情感變化,是相反的。于是我把他們畫了下來,變成了故事中的女孩和小兔。你在這個故事里可以看出這種微妙的變化。
女孩對玩具兔子:依賴->陪伴->照顧->厭倦->遺忘
玩具兔子對女孩:懼怕->陪伴->習(xí)慣->依賴->眷戀
這世上的情感,或者說愛與被愛,好像都逃不開這樣一種循環(huán),和童話故事的完美結(jié)局不一樣,似乎多多少少帶有一種遺憾。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我想說的不僅僅于此。更準(zhǔn)確地形容應(yīng)該是,我希望孩子可以通過這個故事,去體會這種微妙的情感。注意,是體會,不是評判,這里面,沒有對錯。記住一個人和遺忘一個人,有什么對錯呢?
手稿完成的時候,女兒是第一個讀者,她讀完后,把這個舊玩具兔子找了出來,問我:“媽媽,你畫的是不是這只兔子?”
我笑笑:“是……也不全是。我畫的是你心里的感受。”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貼近我耳邊輕輕告訴我:“媽媽,我不會忘記這個兔子的,它是我的小寶貝。”
書出版前,很猶豫要不要加對白,讓故事更顯而易懂一些。編輯對我說:“既然是不加評判,那就不要多言了。把所有的情緒都放在畫里讓大家看吧。”我認(rèn)真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繪本,同意了。
作者簡介:
格子左左,本名左君,國內(nèi)知名漫畫家,80后人氣美女漫畫家,畢業(yè)于上海大學(xué)美院數(shù)碼藝術(shù)系,從小就被診斷為十足的畫畫的癮君子。曾出版插畫集《眼角的那一朵云》,個人繪本《上班有點囧》、《槑男槑女》、《大肚皮日記》,生動演繹了從宅女到白領(lǐng)、到新妻和超級辣媽的趣味人生。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