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08 14:48:28
常見的兒童皮膚過敏有接觸性過敏性皮炎和光敏性皮炎,接觸性過敏性皮炎是由于皮膚或粘膜接觸致敏物質,在接觸部位所發(fā)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光敏性皮炎表現為與光敏性物質或苭物接觸,再受到了紫外線照射 后,會在十二小時內出現紅斑,有腫脹感,可能會有水泡出現。
兒童皮膚過敏現象比成人更常見,這是因為寶寶的皮膚比成人更加嬌嫩,所以,更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皮膚干燥等各種狀況。
兒童皮膚過敏許多常見的過敏原是兒童喜歡吃的食物、習慣喝的飲料、喜歡聞的氣味或經常玩耍的地方,所以常常被人們忽視。兒童常在接觸過敏原不久就表現出皮膚過敏、身體不適癥狀和行為問題。
常見的致敏食物有:牛奶及奶制品,面粉類,玉米類,雞蛋,糖,西紅柿,馬鈴薯,巧克力,酵母,食用色素,水果,牛肉,豬肉,等等。
常見的致敏環(huán)境因素有:花粉,霉菌,灰塵,樹,煙草,煙霧,香水,汽油,油漆,殺蟲劑,清潔劑,藥物,寵物,地毯,等等。
兒童皮膚過敏以紅、腫、瘙癢為特征的發(fā)炎性皮膚病,過敏產生后寶寶就會反復抓撓、哭鬧、嚴重的還會造成食欲不振,進而影響精神狀態(tài)。容易過敏的體質是可以遺傳的,如果父母對花粉、寵物或某種食物過敏,孩子也有50%的可能性患過敏癥。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的話,孩子患過敏癥的幾率會達到75%,皮膚過敏情況也一樣。兒童皮膚過敏現象比成人更常見,這是因為寶寶的皮膚比成人更加嬌嫩,所以,更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皮膚干燥等各種狀況。
當寶寶出現皮膚過敏,長了又紅又癢的皮疹,可能很容易聯(lián)想到是不是寶寶日常使用的洗護用品造成了皮膚過敏,其實皮膚過敏長紅疹,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要簡單以為停用或更換護膚品就行了,而忽視了造成寶寶皮膚過敏的真正“元兇”。遺傳了過敏體質的寶寶多半更容易發(fā)生過敏反應,而皮膚出紅疹是兒童皮膚過敏的一個典型癥狀,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早做預防,母乳喂養(yǎng)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寶寶皮膚過敏,可以考慮盡可能長時間地喂寶寶母乳,特別是家族有過敏病史的情況下。
皮膚過敏癥狀通常呈現為幾種形式,一種是感知癥狀,如刺癢、緊繃;一種是外顯癥狀,如泛紅,脫屑,紅腫等,當然更嚴重的是兩種癥狀都有。兒童皮膚過敏癥狀表現包括一般癥狀和行為改變兩個方面,常在兒童接觸過敏原半小時至數小時后出現。
一般癥狀
兒童面頰、鼻頭及耳垂潮紅,耳道濕潤,耳痛,鼻塞,打噴嚏,黑眼圈,眼瞼腫脹、下垂,頭痛,唇干,皮膚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現皺紋,腹痛,腹瀉,腹脹,便秘,臂、腿或關節(jié)處有濕疹,反復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淺而快或不規(guī)則,脈搏紊亂,血壓升高,關節(jié)發(fā)緊等。
行為改變
不同年齡組的兒童,行為表現各異。
0~1歲嬰兒組:持續(xù)哭喊或尖叫,不能進食或需要不停地進食,煩躁或極度萎靡,入睡困難或嗜睡,不愿被抱,搖頭等。
1~3歲幼兒組: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過分活躍,亂蹦亂跳,撞床,疲勞,蜷縮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內等黑暗的角落里,拒絕被接觸,不愿穿衣、脫衣,等等。 3~6歲兒童組:情緒和行為突然改變,多動,不能安靜地坐著吃飯、聽故事或看電視節(jié)目,煩躁,疲勞,違拗,沮喪,有攻擊行為,搖晃腿,嗜睡或夢魘,寫字或畫畫時不能在一水平線上進行,或字越寫越大并往上翹(興奮型),或字越寫越小并往下降(抑郁型),間歇性講話困難,5歲后還尿床等。
“過敏兒”可以設法預防,在孩子尚未出世之時,甚至在新生命尚未形成之際,就有不少因素在影響著孩子是否會成為一個“過敏兒”。
因此預防“過敏兒”應從婚前咨詢開始。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已證明:雙親中有一人患有過敏性疾病,其子女成為“過敏兒”的可能性為60%;雙親均為過敏性疾病患者,產生“過敏兒”的可能性上升為80%;與此相比,雙親均無過敏性疾病的,僅有19%的子女可能成為“過敏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