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30 14:26:49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2018年滬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暮江吟》教案設(shè)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學習《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學習,能歸納出學習古詩的方法。
	
	  2、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看到奇麗景色時的愉悅心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積累寫景的古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課題
	
	  1、看圖背詩,激發(fā)興趣。
	
	  課前,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看圖猜詩。大屏幕上會出現(xiàn)幾幅圖,請你們仔細觀察、想象回憶,看看它們分別是哪些古詩里所描寫的景色。
	
	  課件分別出示古詩《舟過安仁》、《詠柳》、《憶江南》的插圖。指名學生看圖背詩。
	
	  2、找共同點,引出詩題。
	
	  (出示《暮江吟》的插圖)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中描寫的景色。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暮江吟》。(板書課題,齊讀。)
	
	  3、生探古詩題意。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詩。詩歌作于公元822年。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為自己離開了腐敗的朝廷,離開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輕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處,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寫下了這首廣為流傳的山水風景詩。那這首詩描寫的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們來看看能不能從詩題中找到答案。
	
	  看詩題,指名回答。
	
	  從詩題中我們知道了詩人在傍晚時分來到江邊,看到美麗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詩興大發(fā),就脫口吟誦出這首古詩。
	
	  4、詩人在江邊吟什么呢?(課件出示背景圖片和全詩)——師配樂范讀。
	
	  二.初讀感詩意
	
	  1、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學生讀,師生正音、評價。
	
	  3、詞義理解:翻開書,看看從書上的注釋中你理解了哪些詞的意思,還有哪些詞你不理解?(學生自由發(fā)言,師相機指導)
	
	  殘陽——快落山的太陽,夕陽。
	
	  瑟瑟——本是綠寶石的名稱,詩中指碧綠的顏色。用來形容沒有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xiàn)的顏色。
	
	 。ㄖ笇Э磮D)而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顏色?(紅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綠色,一半是——(生)紅色。
	
	  可憐——可愛,令人愛惜。今義:令人憐憫。用“可愛”代替“可憐”,即“可愛九月初三夜”,用現(xiàn)代的話怎么講?
	
	  想一個感嘆句——可愛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真可愛!
	
	  九月初三——指農(nóng)歷九月初三,這時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九月初三這深秋的夜晚為什么這么可愛?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詩……)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