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9 14:18:0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行為習慣:把握好寶寶的涂鴉敏感期,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在小的時候經(jīng)常會釋放自己的天性,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因此爸爸媽媽總會看到孩子在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孩子小時候有著無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所以你經(jīng)常會看到自己1、2歲的小屁孩拿著筆到處點點畫畫,想到什么就畫什么,也不管是不是畫在了合適的位置。到了3-4歲,這種行為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只要寶寶拿起了筆,那么整個家都是他的畫布。
孩子拿筆畫畫的行為表現(xiàn)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xiàn)象,有了這種行為的孩子說明已經(jīng)進入了書寫繪畫敏感期。作為眾多敏感期中的一個典型,書寫繪畫敏感期主要是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那么,作為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有效地應對孩子這種“臟亂差”的敏感期呢?
一、順應孩子天性,給與充分自由
非常多的學習型家長對于敏感期的理解是很到位的,而且明白應該順應自然規(guī)律,引導孩子進行各個敏感期的能力拓展,不過,在這里我想要說的是,引導是好事,不過所謂的引導也還是要遵循一個“度”,太過激進的引導可能會導致寶寶“揠苗助長”。
這個“度”便是當孩子有興趣的時候給予刺激,比如給孩子買一些彩色的畫畫本,如果孩子想要畫畫或者看書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其中的內(nèi)容和色彩搭配,爸爸媽媽也可以在一旁跟孩子講解書中的內(nèi)容。
二、學會讀懂孩子書寫繪畫的行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