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9 10:13:4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磧中作》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內(nèi)容
《磧中作》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的作品。詩人精心攝取了沙漠行軍途中的一個剪影,向讀者展示他戎馬倥傯的動蕩生活。這首詩以鮮明的形象寫景抒情,情景契合無間,情深意遠,含蘊豐富,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和戎馬生涯的艱苦。
二、設計理念
1.古詩教學重在積累。高年級學習還要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學這首古詩的整體結構是讀——理解——背誦;
3.結合文后注釋,在讀中體會詩意;
4.在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中走進詩境去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教學片段(一)
師:此時此刻是什么觸動了詩人那顆思鄉(xiāng)的心?
生:月亮。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辭家見月兩回圓,詩人離開家鄉(xiāng)看見月亮圓了兩次了,詩人連時間都記得那么清晰,說明他很想念親人,想念故鄉(xiāng)了。
師:你很善于讀書,請把你體會到的思念之情送到詩中讀出來。
師:現(xiàn)在,月圓人不圓啊,怎么不叫人感慨萬分呢?也許他正想借這明月,把他的思念帶往故鄉(xiāng)捎給親人。你們現(xiàn)在都來當當詩人,你們會對親人說些什么呢?
生:娘,我不在家照顧您,您一定要保重好身體。
生:老婆,別擔心我。照顧好我們的孩子,辛苦你了,等打完仗我就會回來一家團聚的。
生:兒子,在家要聽長輩的話,不準調(diào)皮,好好學習。回來我要檢查你的學習情況哦。
師:幾多牽掛,幾多擔心,希望月亮能將你們的話帶給遠方的親人。
齊讀第一、二行。
片段(二)
師:同學們,展開想象,說說詩人和他的伙伴們今夜會宿營在哪?
生:只能就在沙漠里風餐露宿。
師:他們的風餐露宿是像游客那樣愜意嗎?
生:他們饑一餐飽一餐,也沒有帳篷遮風擋雨。
生:沙漠上的風暴會蒙住戰(zhàn)士們的眼睛,也缺水,一點不愜意的。
生:在一望無垠的沙漠里沒有人煙,經(jīng)常有蟲子光顧他們。一切都要靠自己,他們的生活真苦!
師:你們體會得真好,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讀這兩句。
四、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1、重視讀音的正確指導。六年級還不放松對漢字的正確讀音,如“磧、岑、參”等。從嚴對學生識字的要求是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有幫助的。
2、古詩教學結構合理。理解詩意的過程清楚 解意——悟意——讀意,有漸進的學習過程。有自主、探究的痕跡。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課堂教學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沒有過多的提問,而是根據(jù)學生的不解來設計這首詩的教學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學習氛圍很輕松。
3、對待學生是非常平等的友善的。在老師的眼里學生和自己都是平等的,不管是成績優(yōu)秀的還是差的,只要有對話就有鼓勵性的評價,課堂上不放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機會,當點到班上最差的一名學生起來背誦時,起初他有點不會,停住了。這時我感覺到學生們很想幫他,而我用眼神示意他們別急,在我的一再鼓勵下他終于將這首詩背下來了,此時我聽到了同學們的情不自禁地掌聲。
這節(jié)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1、詩的背景對于學生進入情境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很重要,可這點我忽視了。 2、指導學生理解詩的意境應該是以讀促講,讀中感悟?烧(jié)課讀詩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太少,學生參與面不廣。3、在理解詩意的同時學生抓住了重點詞也能體會“欲到天”說明離家很遠了,“兩回圓”指離家時間很長了,可我卻沒抓住契機把這重要的句子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4、正是由于前面的鋪墊沒鋪設好,所以在背誦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出現(xiàn)了難度。我也沒能將標準放低些,我背前一句,學生背后一句。我說詩意學生根據(jù)詩意背詩句。也就是說明在教學上靈活處理的能力還不夠。
最后我希望我上的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這需要我今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努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