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1 12:01:5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加、減法》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數(shù)加、減整百整十數(shù),以及整萬數(shù)的加、減法。
2.通過大量的計算培養(yǎng)同學們仔細認真的習慣。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教師出示口算卡片)。
27+38 64-38 670+80 530-400
2.把下面各數(shù)簡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
40000 70000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口算:250+470”。
讓學生自己先想該怎樣算,然后說出不同的算法,教師把有代表性的幾種想法板書出來,如:因為25+47=72,所以250+470=720,共同討論,看一看這些想法都對嗎?再看一看課本中小明和小華是怎樣想的,他們都算得對嗎?誰跟他們想的一樣?然后教師告訴大家只要算得對,用哪種方法都可以。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口算:540-370”。
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這道題該怎樣口算,想好后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指名說,要啟發(fā)學生說出不同的想法。如果有的學生這樣想:因為54-37=17,所以540-370=170,也是可以的。學生說完后,再看一看課本中小強是怎樣想的,看看他算得對嗎?誰的想法跟他一樣?然后教師告訴大家,做這樣的口算題時,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口算方法,怎樣算得快就怎樣算。
3.做教科書最上面的“做一做”中的習題。
第(1)題,讓同桌同學互相說說口算過程和得數(shù),然后指名叫幾個學生在全班說一說。
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后集體訂正。
4.教學例3。
。1)讓學生翻開書,找到例3,看一看題目要求,然后在書上直接填寫得數(shù)。填完后,指幾名同學說一說口算過程,如因為17+8=25,所以17萬+8萬=25萬。
(2)做教科書下面的“做一做”。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四的第1~5題。
1.做第1題時,讓學生把口算得數(shù),按題目的順序一欄一欄地寫在作業(yè)本上。然后集體訂正,對算錯了的同學,要讓他們說說是怎樣口算的,幫助他們檢查錯誤原因,及時加以糾正。
2.第2、3題是加減法口算練習,這兩題練習形式相同,都是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把得數(shù)填在表格的空格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做,也可以把表畫在黑板上,教師任意指兩個數(shù),讓學生很快說了得數(shù)。
3.第4題和第1題一樣,可以直接把得數(shù)寫在作業(yè)本上,集體進行訂正。還可以抽問幾題,讓學生說說口算過程。
4.第5題,是前面學習過的有多余條件的兩步應用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分析數(shù)量關系進行解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是怎樣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