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11 16:15:02
。4)是的,這是凄涼的月光。誰來讀這個詞。
霜滿天:
。1)已經是深秋了,下霜之后的天氣更涼了。為什么是“霜滿天”呢?(霜很大,很濃,很多)
(2)你們說,在這霜滿天的夜晚,詩人能感受到這種寒冷嗎?(能)
(3)我們在家里也許很難感受到這種寒冷。而張繼此時身在哪里?(外地、船上)你們說得都很對。張繼本是湖北省襄州人,但他此時在哪里?(蘇州),從哪里知道?(姑蘇城)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蘇州是我們江蘇的一個城市,湖北和江蘇之間相隔1000多公里。我們古代的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行駛的速度非常慢,由此可見,張繼已經離家很長時間了。我們把漂泊在外的人稱為什么?你能體會游子的感受嗎?(生交流)
這滿天的霜呀將游子張繼團團包住,張繼是什么感受呢?
。4) 讀讀這個詞。
江楓:
。1)江邊的楓樹。
。2)因為是晚上,江邊的楓樹在作者的眼里是什么樣子的?(暗紅,昏暗、黑乎乎)
漁火:
什么樣的?江面上的點點漁火,忽明忽暗,隱隱約約。
連起來讀讀這兩個詞。
5、同學們,你們看到了張繼所看到的,那張繼還聽到什么了呢?
烏啼:
。1)這是什么意思?人們喜歡聽烏鴉的叫聲嗎?(不喜歡)為什么?
。2)是的,烏鴉的叫聲十分刺耳,在夜晚聽到烏鴉的叫聲,更加的凄慘,凄涼。
。3)讀詞。
6、同學們,張繼看到的這些景物組成了一副圖,一副凄涼的秋夜圖。請你們回過頭來想想,用自己的話描述給你的同桌聽,從天空再到江面的順序來描述。
7、理解感悟“對愁眠”
。1)詩人看到了,霜天殘月,江楓漁火,聽著凄厲的烏鴉叫聲,張繼又怎樣的感受?(壓抑、難過、郁悶、心情很不好)
。2)此時的張繼睡得著嗎?(睡不著)用詩中的話來說就是“對愁眠”?
。3)作者為什么睡不著?(圈出“愁”)張繼心中滿是憂愁,那這里的“眠”是睡覺的意思嗎?那是什么眠?(失眠、無眠、不眠、難眠)
。4)是的,張繼根本睡不著,他帶著憂愁,難以入眠。
。5)連起來,讀讀整句詩。個別讀,分組讀,一起讀。
8、感受鐘聲。
。1)詩人在船上難以入眠,所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他還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默讀第二句。
(2)寒山寺:簡介寒山寺。寒山寺在哪里?是近在咫尺嗎?(不是,而是在姑蘇城外,只能是遠遠看到。)
。3)張繼聽到了什么?(鐘聲)
。4)哪里傳來的鐘聲?(寒山寺)
。5)為什么遠在蘇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鐘聲,張繼也能聽到呢?(因為是半夜了)從哪里看出來?(夜半鐘聲到客船)
。6)這半夜的鐘聲傳到了哪里?(客船)在這里“到”就是傳到的意思。
。7)客船能聽到鐘聲嗎?真正聽到鐘聲的是——張繼。
。8)客船上的張繼是一個漂泊在外的人,他是一個孤孤單單,舉目無親的游子,這“鐺——鐺——鐺——”的鐘聲分明敲在張繼的心上。聽著鐘聲的張繼更加無法入眠了。他會想些什么呢?
。9)讀這句詩。
9、張繼的心中有無限的愁,他揮筆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詩,字字都是發(fā)自肺腑。自己讀讀這首詩,感受這深深的愁。
個別讀,想讀的讀,齊讀,比賽讀。
四、拓展延伸。
咱們學習的《山行》和《楓橋夜泊》都是寫的關于秋天的所見所聞所感,今天老師還要給大家介紹兩首關于秋天的古詩!堆a充習題》上的《暮江吟》和《秋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