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08 16:40:3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風箏》的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它以風箏為線索,回憶了兄弟之間的一件往事,講敘了“我”幼時嫌惡放風箏,并且粗暴對待小弟做風箏,成年后“我”終于明白游戲?qū)和囊饬x,于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弟弟卻全然忘卻了此事。全文以敘事為主,但卻深深地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了“我”的懺悔之情,也贊揚了作者敢于進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的精神。
【設計理念】
作者思想深邃,文章語言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教學時應讓學生讀說結合,整體感知,對于難理解的句子,充分鼓勵學生質(zhì)疑,還應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主題,因此在設計教案時創(chuàng)設了與作品人物對話這一活動,讓學生充分理解作品思想感情,領會寫作意圖。
【教學目標】1.認識,會寫9個生字,辨析多音字“惡”“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讀通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句。
4.感受文中濃濃的同胞手足之情,學習作者知錯必改的情操與美德。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作者對放風箏態(tài)度的前后變化,明白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
【教學難點】感悟,理解誤解和沖突中的手足之情,理解課文結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1.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學資料和圖片。
2.放風箏的片斷,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學習
1.課件出示詩歌。
“你放飛一個你/我放飛一個我/藍天真小呀/你看/我們快活的姓名/正在悄悄靠近/它們在說悄悄話吧/不信/你把耳朵貼在線上/聽聽。”
指名讀,并猜猜詩題《放風箏》
2.課件出示放風箏的有關片斷,學生欣賞。
3.同學們,你們放過風箏嗎?喜歡放風箏嗎?能給大家說說放風箏的感受嗎?(指名講)
風箏是報春的使者,給你們帶來了無盡的夢想和快樂,可是有個孩子卻被剝奪了玩風箏的權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散文《風箏》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兄弟之間,了解一段有關風箏的趣事。板書課題《風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
2.把自已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請同桌評價。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輪讀,老師正音。
(2)出示生字卡,全班抽查,齊讀。
(3)觀察生字 ,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在課文中找到帶有下列這些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詞語:倘若、寂寞、伶仃、憔悴可憐、吐蕾、點綴、嫌惡、纏繞、可鄙、恍然大悟、驚惶、懲罰、寬恕、驚異。
。4)理解詞語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
寂寞:孤單冷清。
笑柄:可以拿來取笑的資料。
懲罰:嚴厲地處罰。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明白。
。5)辨析多音字
wù(深惡痛絕) shí (家什)
惡 è (兇惡) 什
ě (惡心) shén (什么)
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停頓和讀的感情。
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在文中作者的態(tài)度有何變化?
2.指名回答,師生交流。
3.教師歸納:文章說的是魯迅小時候不許弟弟放風箏,認為放風箏是“沒有出息“等到明白游戲?qū)和囊饬x后,他一心想補過,然而弟弟卻說全然忘記了此事,他的心情不由得一直沉重下去。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合適的詞概括作者對風箏態(tài)度的變化,并找出相應的段落。
板書:
。ㄏ訍海---(自責)---(求寬。
。2-3自然段)(4-5自然段)(6-7自然段)
課時作業(yè):
1.看拼音寫漢字
Tǎng mò bǐng bǐ
。 )若 寂( ) 笑( ) 可( )
hǎng zhì chéng fá sh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