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07 17:43:57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聽見》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分析:
《所見》這首古詩,詩均為絕句,詩句內(nèi)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煉。內(nèi)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夏天的情趣。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從而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童、林、黃”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所見》。
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展示學生平時的古詩積累。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指名說說)——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詩句,讓會讀背的學生領讀,教師相機指導。
2、抓住生字和難點字音,強調(diào)讀準。如“所”讀平舌音、“捕”的聲母是“b而不是p”等。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你感受到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4、全班交流。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5、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