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論壇武漢站 2018-03-07 13:55:29
“隔壁家的小林這次考試排名第一”、“這次英語比賽kiki的得分比你高5分”……為人父母,卻經(jīng)常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長期下來,這不僅增加了親子間的矛盾,還很容易使小孩的自信心坍塌。
有心理專家指出,父母間的愛比較行為是由于其自身自信心不夠所導致,家長首先要學會自我修復自信心和焦慮情緒。
>>案例
家長意識到自己愛比較,改變后,親子關系也改善了
家長陳女士說,自己以前長了雙只看到“垃圾”的眼睛,和12歲的兒子經(jīng)常發(fā)生矛盾,原因是她要求完美苛刻,總希望兒子能成績數(shù)一數(shù)二、音樂特長也頂尖,還要求孩子有禮貌、品行優(yōu)秀等。為鞭策孩子,陳女士總在孩子的身上挑毛病,說孩子這也不夠A同學好、那也不如B同學優(yōu)秀,如此教導之下,兒子并沒有越做越好,她反而和越來越有主見的兒子激發(fā)了矛盾,這讓其痛苦不已。
“后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經(jīng)常拿兒子的缺點和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這對兒子來說十分不公平。”陳女士在心理專家的引導下,學會了用寬容的態(tài)度接納兒子的缺點,母子緊張關系一下子緩解了,兒子也比以前更勤奮做作業(yè)和練琴了,成績也從二十多名進入了前十五名,連老師都贊嘆孩子上課有改善。
>>專家分析
愛比較的家長能激發(fā)孩子潛能?不會!
“在我們接觸的許多家長當中,很多父母存在著相同的一個問題———愛作比較,尤其是總愛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與別人家孩子的優(yōu)點對比,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自信心不夠。一旦父母自信心不足,他們就很喜歡要求孩子做到最優(yōu)秀,如果孩子沒達到他們心目中的標準,還會覺得很憤怒,認為孩子做得不對,做得不好。”廣東省心理學會咨詢與治療專委會常委于東輝說。
“明明孩子的學習成績很不錯了,但是媽媽總是指著隔壁家的同學對自己的兒子說,別人運動如何厲害,數(shù)學成績?nèi)绾魏?hellip;…不斷給孩子找錯,要么說孩子這里不好,要么說孩子那里不好。”于東輝表示,家長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可以做到完美,擔心自己一旦講出表揚的話,孩子會沾沾自喜,從而變得很難管理,于東輝認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也不贊成這樣的比較行為。
那適當、適時的作比較是否可以促進孩子的進步?不少人認為父母公平、合理地進行比較,能激發(fā)孩子一定的動力和潛能。于東輝并不認同此觀點,他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東西比較不了,比如說長得漂不漂亮,比如說分數(shù),71分和72分的比較是沒有任何意義,雖然如果這個是升學成績,會有很大的差距,但很關鍵的問題是,家長們的關注點不能總放在學習成績上,只看孩子分數(shù)優(yōu)不優(yōu)秀,這樣的比較,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
培養(yǎng)孩子“平衡”能力
“如果周圍的大人愛比較,就是說別人做得好而你沒有做到,在這樣有相互比較的壓力情況下,孩子怎么去做到令父母或老師,還有自己滿意呢?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懂得何謂‘外方內(nèi)圓’,在自我需要和別人需要之間做到平衡,達到互相滿足,我們把這種能力稱之為平衡能力。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就可以學習并鍛煉這樣的平衡能力,忍耐并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于東輝舉了一個例子說,孩子想吃糖,一般情況下媽媽會說蛀牙不給吃,聽話的孩子會壓抑自己的需求不吵不鬧,還有一種孩子會跟媽媽鬧到底最后把糖吃到。第一種類型的小孩長大之后會變得不開心,幸福感不強;第二種類型的小孩長大后變得叛逆,不遵循社會規(guī)則;而聰明的孩子會在當下跟媽媽“談判”,比如說“給我糖吃,我一定會刷牙”等類似的撒嬌方式,既爭取到自己的東西又讓媽媽滿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