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06 13:48:37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魯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詹天佑》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賹W會11個生字。讀讀寫寫“杰出、修筑、設計、施工、阻撓、控制”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摘錄喜歡的詞句。
	
	  ③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fā)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④重點感悟描寫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點
	
	 、倭私饨艹鰫蹏こ處熣蔡煊拥氖论E,激發(fā)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谥攸c感悟描寫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重點感悟描寫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建構閱讀話題
	
	  1.板書課題“詹天佑”,請學生談談課外搜集的關于詹天佑的資料。
	
	  2.詹天佑是誰?──京張鐵路(板書)的設計施工者。京張鐵路修筑于哪一年?(1905年),距現(xiàn)在有多少年了?(一百多年)
	
	  3.對于京張鐵路來說, 2005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京張鐵路動工整整一百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時刻, 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舉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動。請看大屏幕:
	
	  10月15日,張家口市文化廣場舉行紀念大會暨大型文藝演出。
	
	  10月15日上午,張家口火車南站舉行詹天佑銅像落成揭幕儀式;
	
	  10月期間,京張鐵路肇建百年電視專題片,在河北、北京等省市電視臺播放;
	
	  10月12日開始,“詹天佑愛國主義教育電影展演周”將在張家口市大眾電影院拉開帷幕;
	
	  10月13日,發(fā)行1000套京張鐵路肇建百年紀念郵品。
	
	  4.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法?
	
	  5.同學們,老師看了這些資料,產(chǎn)生了這樣的疑問:一條鐵路的誕生,為什么那么重要?我們?yōu)槭裁匆绱寺≈氐丶o念它呢?就讓我們到《詹天佑》這篇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初讀:回顧難忘歲月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中,帶領工程人員做了哪些事情?
	
	  2.檢查生字詞語,以及課文讀通情況。
	
	  3.梳理文章脈絡:讀了課文,請告訴老師,從1905到1909年這四年中,詹天佑帶領工程人員,做了哪幾件事情?
	
	  4.學生讀后交流。教師引導概括,并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邊板書邊指導“勘測”的寫法,提示“隧”字的讀音。
	
	  品讀:再現(xiàn)動人細節(jié)
	
	 。ㄒ唬﹦偛牛覀兇掖业鼗仡櫫艘话倌昵暗哪嵌坞y忘的歲月,對詹天佑修筑鐵路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在修筑鐵路的四年也就是1400多個日子里,有許許多多讓人難以忘懷的動人細節(jié)。下面,就讓我們走近施工現(xiàn)場。(學生細讀4-6自然段,圈圈畫畫, 思考, 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中有哪些細節(jié), 讓今天的我們深有觸動?)
	
	 。ǘ┙M織交流,抓住關鍵語句,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推敲,讓學生展開想象反復朗讀,體會詹天佑在修筑鐵路過程中的愛國精神、杰出智慧、頑強毅力、以身作則、與工人同甘共苦等優(yōu)秀品質。
	
	  交流預設:
	
	  片段一
	
	  詹天佑經(jīng)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師:請大家想象一下,詹天佑會在哪些場合說這樣的話?(指名回答)
	
	  引讀,進一步體會“勉勵”。(以下只是預設的情境,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生成。)
	
	  師:在施工動員會上,詹天佑面對著所有的鐵路建設者,慷慨激昂地勉勵工程人員:
	
	  生:齊讀“我們的工作……”
	
	  師:看到有些工程人員偶爾粗心,施工質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語重心長地勉勵工程人員:
	
	  生:齊讀“我們的工作……”
	
	  師:極個別工程人員工作馬虎,消極怠工,詹天佑嚴厲而又懇切地勉勵工程人員:
	
	  生:齊讀“我們的工作……”
	
	  片段二: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1.對句子的理解不一樣,朗讀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你認為怎樣讀最能表現(xiàn)詹天佑的愛國情懷,你就怎樣讀!請大家自由讀這一句話。(學生練讀)
	
	  2.學生朗讀,教師相機點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