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02 11:42:34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浙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中國衛(wèi)星飛太空》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分析:
《中國衛(wèi)星飛太空》是省編義務教材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的第三篇文章。課文用準確、精練的語言形象地描述了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飛越北京上空時,人們歡呼雀躍的動人場面,概括介紹了20多年來,我國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整篇文章洋溢著作為當代中國人的無比自豪感。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1—3自然段描述了人造衛(wèi)星飛越北京上空時人們歡呼雀躍的情景。第4自然段介紹了20多年來航天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第5自然段是全文的小結(jié),指出“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jīng)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教學重難點:
《綱要》指出:三年級的學生應學會部首查字法,并能從字典中選擇恰當?shù)脑~義。本單元在第一單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和第二單元“學會部首查字法”的基礎上,重點訓練學生據(jù)詞定義的能力,這將為以后句、段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繼續(xù)訓練據(jù)詞定義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課文的第4、5 自然段要求背誦,而以往學生背誦的內(nèi)容多為記敘和描寫。這兩段話有不少科技術語,且多為長句,學生較難理解。因此,指導背誦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二。而通過語言文字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以及讓學生體會文章是怎樣從不同的角度,用變化的語言來描述人們因中國衛(wèi)星飛太空而歡呼激動的情景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薄W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樂”;能讀寫26個新詞,理解它們的意思。(認知目標)
2、查字典時,能比較熟練地根據(jù)詞語確定帶點字的意思;能給文中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會聽寫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自然段。(能力目標)
3、知道我國航天科學技術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情感目標)
教法簡述: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在本課具體教學中,我主要注意了兩點:
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悟課文語言的準確、精練,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二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對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 解題激趣
�。ǘ┳詫W課文 整體感知
�。ㄈ╀秩痉諊∽x中品味
(四)小結(jié)學法 拓展延伸
課時安排:
本課我打算分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第1、2、3自然段。
第二課時 學習第4、5自然段,指導背誦。
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具體講講本課的教學設計思路: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解題激趣
一上課,我直接出示課題《中國衛(wèi)星飛太空》,讓學生讀
一讀,引導他們讀出自豪、光榮的語氣。然后,我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觀看“火箭升空”的錄像片斷,并加以語言渲染:“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滿載著全國人民的希望,飛向了浩瀚的太空。它標志著我國沒有人造衛(wèi)星升空的歷史將成為過去,中國人民從此可以揚眉吐氣了!”并告訴學生:這篇課文就記敘了當年人們觀看這顆衛(wèi)星飛過北京上空的情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