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8 22:37:11
課文講的是在平靜的小湖上,由于漁人驅(qū)趕鸕鶿捕魚,小湖又恢復了平靜。抒發(fā)了一種悠然而愉悅的思想感情。五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初步感知課文,認識生字詞,理清課文脈絡,這里教師只要作適當點撥就可以了,要勇于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理解湖面從平靜-躍動-平靜的過程及鸕鶿捕魚的關系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我們可以列一個表格來幫助學生理解。豎著看表格三行,可以看出文章的結構,作者按事情的先后,分三段記敘漁人用鸕鶿捕魚的經(jīng)過,把表格縱橫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初步理解湖面從平靜-躍動-平靜的過程及鸕鶿捕魚的關系了。開始,小湖水平如鏡,鸕鶿站在船舷上,漁人悠然地吸著煙。后來,漁人趕鸕鶿下湖捕魚,小湖一片歡騰。再后來,漁人讓鸕鶿停下來,喂完才回去,小湖恢復了平靜。
課文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畫面,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和漁民捕魚的樂趣。閱讀教學就應以讀為本!尔R鶿》這篇課文景美、境美、情美,在教學中我覺得更應重視對學生的誦讀訓練。通過各種方式的反復誦讀,較好地感受和領悟到文中那物靜人寧的靜態(tài)美和魚躍人歡的動態(tài)美。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地讓學生讀,讀他們自己喜歡的段落,邊讀邊想想畫面。讀完后說一說,自己仿佛在腦海中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朗讀訓練。如《鸕鶿》第一段可指導學生在想象中讀,讀語言文字,想象小湖水平如鏡,鸕鶿站在船舷上,漁人悠然地吸著煙的畫面。還可以在思考中讀,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反復讀。還可以指導學生在感受中讀。夕陽斜照,水平如鏡,多美的田園風光啊!讓我們通過朗誦再一次來感受這份寧靜、這分溫馨。這里我覺得應特別重視的是通過誦讀感悟來品美麗意境!尔R鶿》一文中捕魚前的靜和捕魚后的靜并不是完全一樣的,這兩種靜雖然相似,但不是簡單的重復。俗語說:“境由心造”,捕魚前的靜主要是一種賦予了人內(nèi)心感受和情感體驗的美。這種意境與心境只有通過投入地誦讀和研究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感受和意會到。有了這種感悟后再讓學生把這種忙碌之后洋溢著幸福的靜的感覺讀出來。
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完成這個教學目標,我積極倡導學生開展探究性閱讀。這樣能較好地體現(xiàn)“自主研讀,享受課堂”的教學理念,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尔R鶿》一文中的"一抺"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文,課文內(nèi)容是高度聚集在這“一抺”一詞上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以“一抺”為切入口,幫助學生確立三個探究專題:
(1)為什么用“一抺”?
(2)抺出了什么?
(3)捕魚后的靜是一種怎么樣的靜?而后保證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與發(fā)現(xiàn)。這樣確立研讀專題引導自主探究,使教學走出教師繁瑣提問,學生被動應答,主體的主動性失落的局面。
二、《鷺鷥》
這篇文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靜態(tài)的水墨畫,理解課文時,我們就可以從讀文章,向畫面入手,再讀和想象之中,走入課文的意境。
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初度課文,理解生字詞,理清文章脈絡。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細細品讀,有感情的朗讀,讀完后說說自己仿佛在腦海中想象到了怎樣的一幅畫,可以根據(jù)文章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用繪聲繪色的語言形象地描述,再讀和想象之中,就走入了課文詩一般的意境,也可為自己腦海中的每一幅畫起個名字,升華情感,帶著這種情感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相機的指導學生品位語言,積累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