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8 20:26:17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湘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南轅北轍》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的詞句,讀懂故事,理解寓意,并理解成語“南轅北轍”的含義。
2、認讀四個生詞,理解“盤纏”的詞義。
3、通過多讀,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理解成語“南轅北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詢問學生每天上學都怎么來到學校,有坐公交車來的嗎?坐幾線車?如果讓你上道對面坐車,能按時到校嗎,為什么? (讓學生初步體會如果方向錯誤,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
師:但古代有一個人明明要去的地方在南邊,可他硬要往北走,他能到達目的地嗎?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好嗎?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師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二、解釋文題
師:南、北,我們都知道,是兩個相反的方向。但“轅”和“轍”指的又是什么呢?(師出示馬車圖,講解“轅”和“轍”的本意)
師:馬車本來向南走,車轍印也應該隨之向南,怎么會反而向北呢?讓我們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好嗎?
三、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
師: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它。(生自由朗讀課文。)
。ǘ┱J讀生詞
師:課文都讀完了,有不認識的詞嗎?這課生詞很少,誰能領著大家讀一讀?(出示書中4個生詞,指名領讀。)
對于學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詞語,教師結合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如“盤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