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2-27 10:20:41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人教新課標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心理活動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和理解關鍵詞句的方法,理解和體會人物的思想及情感的變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阮恒的美好心靈,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并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變化。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歌曲《朋友》《愛的奉獻》。
學生準備
課前了解關于抽血、輸血的過程。用各種方式了解一些關于友情的動人故事,也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曾為朋友做過什么事。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播放歌曲《朋友》,讓學生感受朋友的含義。
評析:應讓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一種美的享受。通過歌曲可以讓學生進入一種美妙的學習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出示課文內容。(板書:小女孩。)
2.過渡:情況萬分危急,輸血迫在眉睫,在這緊要關頭是誰挺身而出,主動獻血?(板書:阮恒。)
評析:良好的過渡語言和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并使新舊知識銜接緊密。同時,還顯得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
三、略讀課文
1.同桌互讀課文,并指正讀音。
2.找生朗讀。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3.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感受。師生評價。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解讀課文。這種放手讓孩子學習的方法,使孩子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往往會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