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1 14:01:3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2018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清平樂·村居》教案設(shè)計 ,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詞,并感受詞的意境美。
2.通過反復和多形式地朗讀詩詞,讓學生理解詩詞大意,并能背誦這首詞。
3.通過對詩詞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尊敬勞動人民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有感情地背誦詩詞,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完成識字任務(wù)。
教學準備:錄音機、展示臺、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感知大意;學習一、二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幾首勞動詩,你們還記得嗎?《鋤禾》、《田上》、《四時田園雜興》等等。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描寫勞動場景的宋詞。
二、整體感知這首詞。
1.熟讀成誦。
。1)配樂范讀。
。2)老師領(lǐng)讀。
。3)男女比賽讀。
2.請同學們看書中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3.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讀了這首詞,你都讀懂了什么?
4.學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
5.老師引導學生感悟古詩大意。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fā)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
下闋四句,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里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diào)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tài),即可知曉。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