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1-30 15:55:39
2、在學生組內(nèi)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用小方塊來擺,從7塊里面去掉4塊;用畫一畫的方法,畫出7個圓,再畫掉4個;也可以直接算出答案等。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教師都要及時表揚鼓勵。
3、教學減法算式。在全班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推導出:有7個香蕉,小猴子吃掉了4 個。求還剩幾個香蕉,就是要從7里面去掉4,用減法計算。有一個符號朋友可以幫助我們,板書“-”并教生認讀。然后讓學生試著寫出減法算式,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7-4=3(個)”,幫助學生理解這個算式的含義,教會學生正確讀算式。
設計意圖:這樣做,發(fā)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相互取長補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板塊二:解決教材中的綠點問題。
1、讓學生再觀察情境圖,提問:“你還能提出用減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嗎?”在此處,學生很快會提出“樹上還剩幾個桃子?”教師隨之板書出來。對于“跳進洞里幾只猴子?”這一問題的提出會有難度。這時教師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用課件快速演示小猴子由洞外跳進洞里的情景,讓學生清楚地看到留在洞外的3只小猴子,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再去提問題。
2、解決“跳進洞里幾只小猴子?”先讓學生同位說一說,再集體交流。在此處,學生還會出現(xiàn)8-5=3(只)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讓學生弄清題意,要求“跳進洞里幾只小猴子?”,就需要用原來的8只小猴子,去掉留在洞外的3只小猴,從而得出跳進洞里5只小猴子。
3、放手讓學生獨立解答“樹上還剩幾個桃子”這個數(shù)學問題,做完后全班交流。
二、送小猴回家
課件出示孫悟空:(畫面音)你們很聰明,可是能用剛才學到的知識解決下面這些問題嗎?
1、幫小猴回家。讓學生用線把算式和得數(shù)連起來。
2、看圖列算式。同學們幫小猴找到了家,小猴請我們到他家里坐一坐。課件顯示出有8個石凳,有3只小猴已經(jīng)坐在石凳上,讓學生看圖列算式。
設計意圖: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猴子,形式多樣的練習,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氛圍中鞏固了所學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還自然的滲透了德育內(nèi)容。
三、挑戰(zhàn)孫悟空
畫面再次出現(xiàn)孫悟空:“小朋友們,你們不但聰明,還樂于幫助別人,俺老孫佩服你們!那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1、幫猴媽媽分桃子。把10個桃子分給大猴和小猴,怎么分?2、課件出示課本37頁第6題,讓學生以講故事的方式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
通過幫猴媽媽分桃子讓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享受成功的喜悅。以講故事的方式提出數(shù)學問題,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趣味性,同時將知識由課內(nèi)延伸到了課外,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四、話別孫悟空
課件出示孫悟空欲駕云遠去的情景:同學們,今天認識了你們我很高興。現(xiàn)在能把你和同學今天的表現(xiàn)說一說嗎?教師引導學生談一談對自己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的表現(xiàn)。
在學生自評和互評之后,孫悟空揮手和小朋友告別:你們能誠實地評價自己和別人很了不起。歡迎再來花果山。
最后教師評價結束本課。
設計意圖:不但讓學生回顧和整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還在自評、互評中,找出了不足,體驗到了成功,學會了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這樣將知識由課內(nèi)延伸到了課外,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板書設計:
10以內(nèi)數(shù)的減法
還剩幾個香蕉?
跳進洞里幾只小猴子?
7-4=3(個) 8-□=□(只)
樹上還剩幾個桃子?
減號 □-□=□(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