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1-18 14:43:02
用你的朗讀來展示北極星的樂于助人。
�。�2)學習第四節(jié)
扮演大樹自述指點方向的方法。
課件演示:為什么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3)重點學習第五節(jié)疑問?(重點指導探究溝渠里的積雪)
理解“溝渠”,課件演示,先引導探究山坡上的積雪,再對比溝渠里的積雪,明白原理后,改寫詩句。
�。�4)整體回顧,游戲鞏固。指派學生扮演迷路人、太陽、星星、大樹、積雪,戴頭飾做指路游戲。
【設計意圖:交流反饋,及時指導點撥,突破重難點�!�
七、拓展升華
1、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生說,師補充。
2、學習2——5節(jié)的寫法:先寫出誰是天然指南針,再寫它如何幫助我們辨別方向。練說 “向日葵和大雁”,其他鼓勵學生課下探究。
【設計意圖:語文的外延是生活,樹立大語文學習觀�!�
八、小結過渡
所以說呀,在野外迷了路,也不要慌張,大自然中有許多天然的指南針,會幫助你識別方向。但這些天然的指南針和大自然中的奧秘,我們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呢?
學習最后一節(jié)。齊讀,背誦。
【設計意圖:有機銜接過渡,挖掘詩歌中心�!�
九、總結全文
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細心觀察,多動腦思考,還要多讀書長知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樣才能不斷地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的奧秘。
【設計意圖:滲透思想教育,培養(yǎng)正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十、推薦閱讀
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等書,了解大自然的奧秘。
【設計意圖:鼓勵多讀書,激發(fā)熱愛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十一、回顧全文,質疑問難。
【設計意圖:解決學生個別不懂的問題�!�
十二、作業(yè)
1、 背誦課文。
2、了解更多的天然指南針知識。
3、 【設計意圖:課外延伸,復習鞏固。】
板書: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天然指南針
太陽 大樹 星星 積雪
。。。。。。
細觀察 多思考 探索奧秘
教學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小學語文新課標二年級下冊中第五單元中的一篇文章。這是一篇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詩歌。這首詩歌向我們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我教學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后,通過對這篇課文的教學反思,我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在大自然中,你要是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這個主問題,按要求自讀自學自悟,體現(xiàn)教學的主體性。那么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鍵就看教師如何去把握課堂了�?梢赃@么說,孩子們能和老師共同把握課堂的方向,這堂課才是孩子們真喜歡的課!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第五小節(jié)溝渠里的積雪能辨別方向,它如何為人們指明方向的?這里同學們最難理解。因為對于南方的孩子來說難度較大,理解很不透徹,他們從來沒見過真下雪也沒見過雪在結冰的過程。因此,當我問雪化得快的邊是南面還是北面時,有幾位同學回答是:“融化比較快的是北面,融化比較慢的是南面!”
當時我心想:課本上不是已經描寫得很清楚了嗎?怎么會理解錯呢?” 對于南方的孩子來說理解錯也是理所當然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我馬上簡單的畫了一個溝渠的示意圖。
示意圖一畫出來,我告訴孩子太陽總是在偏南邊,射過來的太陽照到的是溝渠的北邊,因為它面朝南!溝渠里的積雪,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的慢的是南方!因為南邊射過來的太陽照到的溝渠的北邊,所以是哪邊的雪先化呢?”我又說:“如果這不是一個溝渠,而是一座山呢?”并在黑板上畫了一座山,學生很路愛回答說: “山上的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的慢的是北面!”“對!”這時我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心里也挺高興,終于把這個問題弄明白了。
這節(jié)課我借助簡筆畫和生動形象的課件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又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達,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和教師導學的教學目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