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1-04 13:25:11
組內(nèi)是否能夠進行合理分工
搜集的資料是否豐富有效
合作是否融洽
七、相關資源
八、主要教學地點
1、只在教室 只在機房 教室+機房
其他地點,請列出: 多媒體教室
2.本次教學對教師的基本技術要求
教師應能熟練使用:
3.本次教學對學生的基本技術要求
學生應能熟練使用:在家長的幫助下查詢和下載資料, 選擇有關圖書,向有關人士詢問。
4.硬件:
(1)教師用計算機( 1 )臺
(2)學生用計算機( )臺
(3)局域網(wǎng): 需要 不需要
(4)專用教學平臺:需要 不需要
(5)學校連接Internet:需要 不需要
(6)學生回家用電腦:需要 不需要
(7)學生回家用Internet:需要 不需要
(8)其他硬件:
5.軟件:
(1)通用軟件:
(2)學科素材/資源庫:
(3)學科教學軟件:
(4)本次教學教師必須自編課件嗎:必須 可要可不要 不需要
如果教師為本次教學專門制作了課件,請整理并建立專門文件夾:
6.外接設備
(1)打印機:需要 不需要
(2)掃描儀
(3)數(shù)碼相機
(4)其他外接設備:
7.訪問網(wǎng)站(如果本次活動較多地應用了某些具體的網(wǎng)站,應列出這些網(wǎng)站,對這些進行簡要的描述并建立鏈接;如果了解有關圖書的在線版本,也應列出有關網(wǎng)址)
8.教材、圖書;影像材料。
9.人力資源,實施本次活動需要一位教師。
學生課下查資料,到郊外或者公園實地考察需要家長幫助。
需要請生物專家為學生作報告,接受學生的提問。
九、評價
本次學習活動的成功之處在于:
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查閱課外書、網(wǎng)絡、觀察大自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去把問題弄明白,從而學到了大量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并且已初步具有了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后不輕易放過,而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研究,以解決問題,體會科學研究需要實事求是、持之以恒。
初步知道了科學研究不是憑空想象或者猜測,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詢問有關人士,實地考察等。而且已經(jīng)注意到了搜集和保存資料,幾個小組都建立的自己專題文件夾。
在與同學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雖然有爭執(zhí),但是已經(jīng)初步知道了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各人不同的能力承擔不同的責任,要多交流,多商量,有時還得妥協(xié)。
學生在研究小動物的過程中,慢慢地了解了小動物,也更喜歡小動物了。比如研究蚯蚓的那個小組,他們在挖蚯蚓的時候,不小心把蚯蚓弄斷了,他們就很擔心蚯蚓會不會死,經(jīng)過多方調(diào)查了解到蚯蚓并不會死才放心,但是他們卻堅持要把辛辛苦苦挖來裝在瓶子里的蚯蚓放生,因為他們看到書上講到蚯蚓冬天也要躲在泥土里不愿意出來。
十、意外情況
出現(xiàn)在第一周學習課文和第二周的交流展示過程中,學生問道“燕子到了冬天為什么要南飛”、“燕子南飛飛到哪里”、“青蛙冬眠時怎么呼吸”“小蜜蜂為什么不象燕子那樣也飛到南方去過冬”“太奇怪了,青蛙為什么用皮膚呼吸”等問題,按照事先備課內(nèi)容,根本沒有準備這些問題,有些問題確實我也不太明白。當時學生有一些猜測:“小蜜蜂翅膀太小,沒有那么大的力氣飛到南方去。”“青蛙可能在洞里,如果用鼻子呼吸害怕吸進去塵土。”學生的猜測不無道理,而且許多重大發(fā)現(xiàn)也原于大膽猜測。于是我首先肯定學生猜測的合理性,然后又鼓勵學生為了拿到能說服人的真憑實據(jù),課下可以繼續(xù)進行研究。
事實證明這樣處理效果非常好,因為學生在聽到這樣的解答之后很高興,他們很愿意去弄個究竟。
十一、對信息技術作用的發(fā)揮影響比較大的因素
主要是學生因年齡小,操作電腦的能力和根據(jù)主題搜索信息的能力不強。不過這些能力會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而提高的。
十二、致謝和參考資料
老師向?qū)W生提供的網(wǎng)站:
學生運用的網(wǎng)站和書籍:
另外向家長為學生作了專題報告表示感謝。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