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12-22 16:12:13
幼教網整理了2018人教新課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池》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教材分析:
《小池》這首古詩,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煉。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現夏天的情趣。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于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于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于學生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
教學準備:
PPT,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小池》,能夠準確掌握楊萬里的背景以及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
2、能夠通過聯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象,體味詩歌的古典美意境。
3、指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愛好美好事物的情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習《小池》,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通過學習《小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美得能力,留意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小池》是六年制第二冊里的一首古詩。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么情趣盎然的畫面,詩人對自然景物的這份熱愛之心,以及古詩用詞的精妙(尤其是 “惜、愛、露、立”),都是比較難體會的。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引導學生更好的體會古詩的意境,詩人的情愿?就成了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題
1、看圖引入。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桓眻D畫。小朋友們趕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課件出示圖片“池塘”圖片。師:你們看到什么了?
2、揭題“小池”。
。1)讀題,注意讀好“池”是翹舌音。
。2)隨機識字。師: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池”字?
3、課題拓展。師:你們喜歡這個小池嗎?為什么?
4、引導再次讀題。師:那咱們就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讀課題。
。ǘ┬蕾p圖畫,引學古詩(1、2兩行)
1、師: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小池的水可能是從哪里來的?學生猜想完畢后,課件展示“細小的泉水從泉眼里流出來”師: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師告訴你,這個池塘的水是從這個泉眼里(課件指著泉眼)流出來的。練讀“泉眼”。
2、請仔細觀察觀察,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
(1)同桌討論。
。2)個別匯報。
教師作適當的引導。師:細細聽聽,有聲音嗎?(引出無聲)師: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樣子?(引出惜細流)
3、教學生字“惜”。
。1)指名讀。
。2)師:誰能給他找找好朋友。
。3)師:看看圖,讀讀詩,是誰舍不得誰呀?
4、引導朗讀第一行。
師: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語氣讀讀嗎?自由練讀個別讀齊讀
過渡。師:讀得那么好,你瞧,太陽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陽光表揚你們了。(課件展示柔和的陽光)
5、出示“晴柔”引導讀準“柔”字。
6、課件展示“樹陰”。
。1)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習生字“陰”。
。2)師:樹陰在哪兒呢?對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學習生字“照”(注意翹舌音),你在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