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7-11-15 14:47:03
幼教網(wǎng)整理了父母如何引導孩子閱讀故事書,希望對父母了解孩子智力開發(fā)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小時候父母講給他們聽,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識字,便可以自己閱讀故事書了。閱讀故事書對孩子來說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樂趣,還能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理解力。那么,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故事書呢?
1、首先讓孩子了解故事書的基本內容
剛拿到一本故事書的時候,父母可以快速地通讀一遍,對書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進行有目的的閱讀。
首先,父母可以讓孩子了解一下這本故事書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故事書的封面、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以及故事的主人公等等,這樣能夠讓孩子形成一定的閱讀期望和興趣。
2、幫孩子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當孩子讀故事書時,會按順序去讀故事的內容,而且會記在頭腦中。這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從中提取出最主要的情節(jié),然后用短短的幾句話將整個故事概括出來,這樣可以方便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
3、引導孩子細致觀察故事以及完成個人化的思考
當孩子對故事的內容已經(jīng)有了大致的理解之后,父母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務或者跟孩子一起做一些小游戲,以便讓孩子更好地參與到閱讀中,讓他們對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感受有進一步體驗。
孩子在閱讀時肯定會對一些細節(jié)有所忽略,這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比如次要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背景的變化等等。而這種富有主動性的閱讀方式會使孩子的閱讀興趣愈加濃厚,通常孩子喜歡嘗試著自己進行閱讀。
此時,父母更可以鼓勵孩子不要受文字的舒服和限制,要勇于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對于故事的理解表達出來,還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已有水平鼓勵他們對故事進行續(xù)編甚至改編,讓他們做到真正個人化的閱讀和思考。
4、提出問題,加深孩子的理解
當孩子讀完故事之后,父母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其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尋找答案的過程對故事的內容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孩子第一次閱讀一本故事書,父母可以向他提出“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他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等問題讓孩子直接從書中找到答案。
等孩子對故事的內容比較熟悉之后,父母可以進一步提出一些預測性、假設性的問題,比如“這個故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假如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去做呢?”
雖然這些問題不能在故事中直接找到答案,不過可以啟發(fā)孩子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思考,有助于加深理解、考察理解程度以及激發(fā)孩子想象力。
孩子的世界就是童話的世界,故事的世界,閱讀故事書對他們的成長相當重要,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閱讀,更深刻的理解,收獲更多的東西,家長需要對孩子做一些適當?shù)囊龑,這樣才會有所學,有所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