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9 21:45:14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音樂藝術《“”字的奇效》,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989年,荒誕川劇《潘金蓮》剛推上舞臺便轟動內地,繼而風靡香港。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香港人根據(jù)當?shù)氐男蕾p習慣,將《潘》劇改為歌唱舞臺劇,劇名也改成了《一女四男》。可是,奇怪得很,無論是香港街頭的海報,還是電視、報紙的廣告,均把劇名寫成了“一女三男”。這種怪字引起香港輿論界的嘩然。有人說,把“四”字寫成“”字,可以從古代典籍中尋得依據(jù),更多人則驚呼這是個生造字,應該給廣告設計者補補課,就連經過漢字改革的內地人著后也不免評頭論足一番。
暫且不論字的對錯,廣告效果倒是令人大為驚訝。由于空個“”字,該劇劇名成了一段時間內香港街談巷議的話題,該劇最終也走進千家萬戶,深入人心,達到了廣告設計者有意以錯引人的目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