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21 19:24:12
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回憶,幼兒把各自零散的看病、打針、吃藥的體驗與同伴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不斷去碰撞自己已有的游戲行為,把有益的經(jīng)驗串成了一條線,使他們逐步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經(jīng)驗,為下次游戲的開展提供“新的源泉”。
五、邀請式語言:
對于游戲中的弱者或無人問津的區(qū)域,教師可以運用邀請式的方式。如:“我們一起去吧”“你可以幫我理發(fā)嗎?”“請問你知道‘加油站’在哪里嗎?”等這樣的問題來提高他們的游戲興趣和愿望,帶領他們進入游戲情景,促進他們與其他幼兒的交往,讓他們體驗到參與游戲的快樂和成功感。
案例五: “邀請式語言”指導實錄
我們班的其其是一個性格很內(nèi)向的孩子,平時一到玩游戲的時候就一個人坐在那里,處于一種旁觀的、無所事事的態(tài)度,以至于同伴對他也是很少在意和關注的。有一天,游戲開始后,他又開始這里摸摸,那邊看看。我走到他面前問他:“你愿意和我一起到小舞臺去看表演嗎?”他看看我,點了點頭。我又邀請他說:“那我們先去超市買點東西吧!”他又點了點頭。于是我們一起手拉手來到了超市,我拿了兩瓶“可樂”,看看他,他沒說話,也不拿東西。我們就一起來到了小舞臺,坐在椅子上看表演。我給了他一瓶“可樂”,并邊看表演邊喝“可樂”。過了一會兒,我說:“我肚子餓了,我們一起到‘餐廳’吃點東西好不好?”他拿著可樂笑著點了點頭。我們又一起到了“餐廳”,服務員問我們吃點什么。我為了讓別的幼兒對他產(chǎn)生關注,我說:“這是我的好朋友,你讓他點吧。”隨后,他點了好幾個菜,開心地笑了笑。吃完飯,我又邀請他一起到“圖書管”看書,一直玩得很開心。
面對這樣的孩子運用邀請式的語言,讓他和你一起游戲。在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意愿的同時,會起到更有效的指導作用。
六、角色式語言:
當發(fā)現(xiàn)游戲情節(jié)總是處于停滯狀態(tài)時,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去,如:“我是超市送貨的,你們需要幫忙嗎?”等語言,不僅會使游戲的情景得以豐富,而且還會使幼兒感到親切和平等,但在運用時要注意把握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切忌超出幼兒經(jīng)驗的范圍,露出“導演”的痕跡。
案例六: “角色式語言”指導實錄
娃娃家里的媽媽沙沙從游戲開始就忙著炒菜,爸爸張浩在超市與家之間來回“奔波”,看起來他一點都不累,娃娃卻被扔在一旁無人照顧。娃娃家游戲的內(nèi)容顯得有點單調(diào)、乏味,難以繼續(xù)展開情節(jié)。見狀,我忙扮著客人進入了游戲:“請問家里有人嗎?我是到你們家來做客的。”沙沙和張浩看到我十分高興,連忙說:“何老師請進!”“謝謝你們,我聽說娃娃今天要過生日,特意來給他送禮物的。”他倆睜大了眼睛,相互笑了,一臉的驚喜。我又說:“你們準備給他開個什么生日會呢?我來幫忙吧!”“我想給他請很多好朋友,還要給他買新衣服。”沙沙高興地說到。“我去買蛋糕和生日蠟燭!”張浩也興奮地說到。 當他倆手拉著手去買東西、又到各個角去請客人時,我知道他們已真正地為生日這一情節(jié)開始忙碌了,便悄悄地退出了游戲。
七、 指令性語言:
當幼兒在游戲中嚴重的違反規(guī)則或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時,教師的指導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轉(zhuǎn)移其注意,但這樣做也許效果不佳,這時可用第二種方法:立即用語言和行為加以制止,如:當看見一幼兒正拿著一根木棍向人家的頭上打去時,教師別無選擇的方法是立即用行為和語言加以制止,如:“你這樣做很危險。”“你不能這樣做。”“請停下來。”等語言來達到結(jié)束幼兒不良行為的目的。
在幼兒自主性游戲指導中,教師靈活運用指導語言,抓住適當?shù)臅r機,加以點撥、啟發(fā)、和引導,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游戲指導的有效性,而且能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對“教師在幼兒自主性游戲中語言指導策略的探討”的實踐和研究才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我需要不斷地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將這項活動深入、持久、有效地開展下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