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家長幫 2017-11-01 13:38:12
【 好爸爸壞爸爸 】
我有一個好爸爸,
做起飯來 鏘當當 鏘當當,
洗起衣服 嚓嚓嚓 嚓嚓嚓嚓,
高興起來 哈哈哈 哈哈哈,
打起屁股 噼,噼,噼噼噼噼,
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好爸爸,好爸爸,
我有一個好爸爸,
哪個爸爸不罵人,
哪個孩子不害怕,
打是親來罵是愛,
哪個不是好爸爸。
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好爸爸,好爸爸,
我有一個好爸爸。
有孩子的你,聽過這樣一首兒歌嗎?
我家的芒果盒子里面有好多兒歌,而這首幾乎是每個兒歌合集里面都有的——《好爸爸壞爸爸》,旋律優(yōu)美,朗朗上口。
但是歌詞,說真的我第一次聽的時候驚到了,怕自己聽錯了,“哪個爸爸不罵人,哪個孩子不害怕,打是親來罵是愛,我有一個好爸爸。”
如果,單單是大家在一起聊天說起打罵孩子對不對這樣義正言辭的話題,可能很多受過教育的七零八零后家長都會很一致地說,當然不對!怎么能打罵孩子呢?
可是,當我從各大兒歌熱門播放軟件里很多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
——它有著各種不同版本的全新設(shè)計的動畫MTV,也有著全新的編曲
——我就有了一個疑問,我們真的從內(nèi)心深處強烈排斥和譴責那些父母打罵孩子的行為嗎?
如果真的是所有人都覺得這個事情很離譜過分,那么這首歌,我想我的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聽見了。
所以,我想,在我們周圍,還有不少的父母有著打罵孩子的行為。
只是我沒法去統(tǒng)計。
以至于很多人對這首歌習以為常并無什么感覺。
有些父母不是打耳光打屁股,而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用力推搡自己的孩子,我看過這樣的孩子,險些倒地,滿眼淚光;
有些雖然不是用臟話謾罵孩子,但是一樣用充滿否定和殺傷力的字眼對孩子實施著語言暴力,而孩子滿心屈辱根本無法從語言和氣勢上與成年父母抗衡;
還有一些常年以“教育你是我的最大責任”為名,讓孩子從小學甚至是三四歲就開始就生活在學習的高壓之中,動輒給孩子看臉色,人身攻擊,謾罵……如此種種。
打孩子的父母比起上個年代,應(yīng)該是減少了,現(xiàn)在的父母都相對文明,受教育的程度和修養(yǎng)也在提高,但是對孩子使用暴力、采用高壓的父母卻還是有很多。
而且和他們的父輩一樣,他們也是“以愛之名”。
有一個我很尊敬的研究家庭動力系統(tǒng)的教授曾經(jīng)說過,找他咨詢的人里面,孩子很多,當然大多是父母為孩子去找的他,這些孩子有的沉迷網(wǎng)絡(luò),有的出現(xiàn)人格障礙無法再正常上學。父母總會問教授,如果孩子來不了,我們過來咨詢再把您說的轉(zhuǎn)達給孩子行嗎?
教授的回答是:父母來比孩子來重要,因為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造成的。
一個人的心理發(fā)育出了問題,是因為早年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出了問題,受到了父母“不恰當”的對待。
而一個人要想過得自由過得幸福,過得充滿能量和希望,也和父母如何養(yǎng)育他密切相關(guān)。
我就想問問那些以愛之名,對孩子使用高壓,辱罵孩子,給孩子看臉色的父母,你們真的不知道,你們正在對孩子施暴嗎?而且,這種“施暴”對她的影響,很可能貫穿一生。
“不狠抓他的學習真的不行”
有多少父母因為這個理由,對孩子進行著傷害性的管教而不自覺。
是的,在你的高壓之后,
你每一次充滿強烈情緒的指責之后,
你給他額外補習的功課之后,
你強迫他練習的特長之后,
這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看上去升入一個一流初中的可能性高了很多,你的焦慮被緩解了,關(guān)于未來不可控的不安全感也緩解了,
但是你的孩子卻很可能因為這段時間的經(jīng)歷,再也不覺得學習是為了自己,
他很可能心理受到傷害,創(chuàng)傷,自我邊界被破壞,在壓力的環(huán)境下變得壓抑內(nèi)向,他變得畏懼失敗,和你一樣覺得人生只有一條路,就是考上好的大學,除此而外,就是深淵。
他認同了你,
也就壓抑了本來的生命活力,
他本可以發(fā)展得更好,
有更多的潛能可以被激發(fā),
他本來有很多的可能性,
但是這些現(xiàn)在都沒有了。
值得嗎?
這就是唯一的選擇嗎?
我有一個朋友D前兩天對我說,“你不明白,我這樣抓他的學習真的是沒有辦法,不考上好的初中就上不了好的高中,那么也上不了好大學,上好的大學是唯一的出路!”
這個我認識十多年的好朋友D,她的兒子比我的孩子略大幾歲,現(xiàn)在小學三年級。
她一直想做一個好媽媽,她一直很注重科學的育兒觀念,比如溫和地對待孩子啊,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可前幾天和我見面,她很焦慮。
她說,三年級之前她對孩子一直放養(yǎng),六歲前,她對孩子就是鼓勵。
可現(xiàn)在,要面對小升初的壓力,她不能再對孩子放任不管了。
首先要練個特長,其次,學習成績也得上去。“上學期我沒管他,結(jié)果他的成績就很差。所以這學期我一定要抓他功課了。”
我問有多差了,
她說:“過去是中等,上學期結(jié)束考到平均線以下。”
接著她說到她開始和孩子吵架,因為孩子會逆反不聽她的,如果爸爸來管教兒子,他會和爸爸吵得更兇,“那場面很可怕。”
我很驚訝,才九歲多的孩子,就開始因為學習的問題和父母吵架了,并且是刀光劍影,氣氛可怖的那種爭吵。
這樣就算得到了孩子的“屈服”,這種“屈服”換來了相對好的成績,但是即便沒有學過心理學的人,難道不覺得這種家庭教育里激烈的氣氛,糟糕的關(guān)系,會傷害這個孩子的內(nèi)心嗎?
有的父母,就像我的這個朋友,說她不愛孩子真的很冤,說她為了自己的焦慮讓孩子努力學習也不公平,在她們的意識里,她們就算頂著惡名,也一定要把孩子送上好的學校,讓他未來走進好的大學有一個好的出路,她們真的沒打算將來讓孩子養(yǎng)老,她們只是覺得路,只此一條。
可是,有獨立思維的人都知道,人活著,路是不只一條的。
只要能讓自己有尊嚴地存活下來,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有無數(shù)種。
這些方式有一些需要上好的大學,有一些和好的大學沒有任何關(guān)系。不是嗎?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