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12 20:01:54
面發(fā)展。例如結合具體事物,教幼兒認識餐具、食品豐富等相應的詞匯,“今天炊事員阿姨給我們做的菜多香!多美啊!綠色的菠菜,紅色的胡蘿卜,黑色的木耳,白色的豆腐,還有圓圓的小丸子吶!”還可以結合幼兒行為表現(xiàn),進行品德教育。例如當一個幼兒不小心把肉丸子掉在地上,為了怕老師批評,輕輕地踢到別的小朋友腳旁時;當有的幼兒為了搶吃盤子中剩得不多的面包而狼吞虎咽時,教師最容易洞察幼兒的內(nèi)心活動,也最容易聯(lián)系實際,富有說服力地進行教育。同樣,在盥洗,入廁,飲水乃至自由活動的前前后后,幼兒之間是否友愛是否講文明禮貌,對公物是否愛護,對成人勞動是否尊重等,教師都可以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因此教師應把組織指導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作為觀察幼兒身心發(fā)展狀況的窗口,從幼兒教育的目標出發(fā),把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活動作為教育手段加以利用。
四、從幼兒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
教師在組織領導幼兒日常生活活動時,—定要從幼兒實際水平出發(fā),循序漸進地實觀《綱要》的有關要求,不能操之過急。在具體要求和指導方法上,也要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fā),如對小班幼兒培養(yǎng)生活衛(wèi)生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時,要著眼于“教”。教師要以極大耐心,不厭其煩地采取多種形式,示范并結合具體講解指導,通過游戲進行練習,重點放在幼兒學會技能上。而中班,則在小班基礎上,著眼于“形成行為習慣”,可較多利用語言進行督促、檢查、表揚和批評。對大班,則要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要求其“自覺”。
在指導幼兒日常生活活動時,還必須看到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這些差異除了受家庭或幼兒園的教育影響外,還有受到體質(zhì)的好壞、智力發(fā)展狀況、精神狀況和意志性格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必須予以重視,區(qū)別對待。
五、保持一致性和一貫性
由于幼兒獨立生活能力較差,為保證幼兒的健康,安全和個性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對幼兒生活予以悉心照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悉心照料不等于包辦代替。過分“保護”,會影響幼兒自理、自立能力的形成,因此凡是幼兒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師不要代做。發(fā)現(xiàn)幼兒有困難,應耐心地結合示范、講解,運用鼓勵、表揚,想方設法讓幼兒學會,而不能由教師為他們一擦一洗了事。否則,會養(yǎng)成他們的依賴性。對幼兒的行為規(guī)范要常抓不懈,當幼兒出現(xiàn)違反規(guī)范要求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提醒糾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