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9-03 20:11:42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朋友多了真快樂》,讓幼兒體驗朋友多的樂趣。
區(qū)角活動
1、語言區(qū):投放幼兒用書,請幼兒觀察并說一說小動物一起游戲的快樂。
2、益智區(qū):投放幼兒帶回幼兒園的玩具,鼓勵幼兒一起分享。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將幼兒分享玩具的照片貼在主題墻內(nèi)。
家園同步
請家長鼓勵幼兒和隔壁的鄰居或者小區(qū)內(nèi)的小朋友一起玩,學習交往方法,體驗友誼的快樂。
隨機教育
日常教師關注幼兒與同伴一起玩的行為,并及時鼓勵。
附錄:幫助幼兒多交朋友
有人說,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朋友,他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其實,對于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孩子在選擇朋友時,無意中已流露出自己的喜好,自己對友誼的樸素理解,孩子與朋友相處,其實就是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家長應在給予孩子必要的指導的前提下,盡量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他的朋友,并做到善待孩子的朋友。心理學教授勞倫斯。斯坦伯格曾說:“使你的家成為孩子很愉快地帶孩子來玩的地方,將有助于你了解他們,從而對他們做出較理想的判斷。”如果無端地討厭、反感、漠視孩子的朋友,就可能使孩子感到委屈,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如果讓孩子選擇與父母不喜歡的人交往,或根本不與任何人交往,孩子會選擇前者。”所以,你得幫助孩子與他的確喜歡的人交往。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雖然也要求孩子與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但實際上家長似乎并不鼓勵孩子與人多交往。許多家長希望孩子少說、少玩、多學。事實上,這樣做,會適得其反的。有社會學家指出,一個人的社會化程度是其能否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而一個人的個體社會化有60%——70%是在學校以外的社會實踐中完成的,這里的社會實踐很大程度上要通過孩子的交往來實現(xiàn),而家長對待孩子朋友的態(tài)度,又是孩子與朋友交往活動的重要因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