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8-25 13:34:59
在整理錄播課程時,寶寶發(fā)現(xiàn)了我的筆記關(guān)于垃圾食品的記錄,他好奇地問:“媽媽,什么是垃圾食品?"我一驚,想想說:“垃圾食品就是被人認為高熱量的,比如油炸食品,比如炸雞漢堡;或者添加劑和色素之類比較多的零食;或者碳酸飲料,比如可樂雪碧之類的,大概就是這樣吧”。他說:噢。
被他這么突然一問,我才發(fā)現(xiàn),我從沒有主動提過垃圾食品這一說,尤其是在家里和在孩子身邊,不是刻意,而是不把一些食品定義為那樣。除非在課堂上有家長交流了,我們進行探討。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作為一個生活還算是比較有品質(zhì),追求最大程度自然生活的我,我當(dāng)然不想讓孩子吃不健康的東西,當(dāng)然更不想因此讓孩子生病,所以我學(xué)會了小兒推拿,所以我愛芳香療法,我在家人需要的時候身體力行愛護他們,防患于未然.....垃圾食品也一樣,正因為我不想讓他們吃,所以,我從不限制他們吃。
需求不會因為被限制而自動消失,未被滿足的需求,會制造三個產(chǎn)品:一、情緒;二、疾;三、欲望。
duang ! 限制制造了一個更大的欲望!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這句話來自我很欣賞的一聞老師,我極度認同她簡潔明了說了我想說的,索性直接拿來主義。)
我看到過:一個4歲的女孩,在地上撿別人丟棄的糖紙,只為舔舔紙上殘留的糖漬;一個9歲的男孩,撿別人掉地上的餅干碎屑,因為媽媽從不讓他吃零食;一個女孩兒在大一第一學(xué)期,專吃垃圾食品而徒增20斤,因為上大學(xué)之前,母親從不讓她吃任何不健康食品;一個40多歲的男人,說他10歲的時候,偷了10塊錢,買了100根冰糕,全吃了!因為他胃不好,媽媽從不讓他吃冰糕。
他整個童年時期的夢想就是:要能一口氣吃100根冰糕,那該有多好?!而他的母親,至今都不知道,他小時候,偷過3次10塊錢。這300根冰糕,讓他看了30年胃病。
所以,你可以選擇繼續(xù)控制、約束你的孩子。但你能控制多遠?能控制多久?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而有效地控制另一個人,哪怕他是你的孩子!
關(guān)于孩子在垃圾食品面前因為完全被滿足而如如不動的表現(xiàn):夠了就是夠了,不需要時就是不需要,需要時需要多少就是多少,給多了也不要,完全的自主和很大的定力,那是很多對垃圾食品談虎色變的家長體會不到的。我就不一一寫出來,可能在語音里分享一兩個。
我想簡單談一談垃圾食品,它和玩具、手機游戲甚至是興趣班,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一樣的,是一種物質(zhì)需求。
中西方心理學(xué)以及哲學(xué)和教育學(xué)的研究認為,物質(zhì)需求對于7歲前的孩子來說,有三個基本的原則:
1、7歲之前一個孩子的需求父母盡其所能地完全滿足,如果不能,至少在3歲之前完全滿足;
2、不能完全滿足不是問題,不管是出于經(jīng)濟考慮、父母意愿或是撫養(yǎng)人的價值觀,不滿足都不是根本問題,你可以如實告訴孩子你不買的原因,而不是借此去批判、打壓、貶損孩子的需求,讓孩子覺得不該要、不懂事、不夠好、不值得、不是好孩子、不聽話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撫養(yǎng)人為自己無論買或不買的選擇負責(zé),而不是把這個行為衍生的問題歸咎于孩子。比如,明明錢袋緊縮,還是買了,回頭再跟孩子講一堆冠冕堂皇的話:“都是為你好,爸爸媽媽省吃儉用為你買好的用好的,你還不聽話!”我相信孩子聽了都會頭疼,你一定在默默舉手了是嗎?孩子需要的是可以為自己行為負責(zé)的父母,不是動輒談條件交換的“大小孩”。
3、如果不能滿足,大多數(shù)孩子會有情緒,情緒前面說了,是能量,就讓它流動?蘧涂抟粫䞍,家長陪著,保持中立和關(guān)懷。流動完了,就完了。
這些功夫說來容易,做起來都不易,做的程度因人而異,每一種教育行為都沒有對錯,而關(guān)乎得失,很多朋友質(zhì)疑不斷,那背后是擔(dān)心、焦慮、以及看不見的恐懼和緊張。
我們不討論對錯,永遠值得我們好奇的是:得失!
你為你的選擇得到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你是否可以坦然面對你的得失?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