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快樂的牛虻 2017-01-09 17:53:32
上次說了我對“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看法和我認為家長在上學前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哪些方面,這回主要說的是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我過去一直認為學齡前的孩子在學習上是先被動再主動;先是跟家長、老師學,然后知道怎樣學了才會自學;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是家長、老師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必須懂得了原理才能正確靈活地利用,讓孩子掌握技能的最好的方式是教他……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都是錯誤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對任何不了解的事情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模仿力很強,他們也不怕失敗。其實1歲左右的孩子自學能力就已經(jīng)很強了。沒有任何家長會教孩子人體的各個器官怎樣運動才能發(fā)出“爸”、“媽”這兩個音,我們只是在孩子面前不停地重復著這兩個音,是孩子自己一遍一遍試著,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失敗,終于掌握了發(fā)音。你能說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嗎?你能說他的學習能力不強嗎?你能說孩子怕吃苦嗎?
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發(fā)育程度參差不齊,同樣的環(huán)境有的孩子就是學得快,有的孩子就是學得慢,這不意味著學得慢的孩子在這方面就是有問題。愛因斯坦兩歲才會說話,但在語言表達上既流利又清晰,不比別人差。所以家長要有信心和耐心。如果這時候你很焦慮,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其實一直到小學,甚至中學都會有這個問題。我女兒5歲多的時候,第一次背英語單詞,3個單詞半個小時沒背下來。小升初的時候英語成績也一般。但后來英語成績一下子上來了,每次分班的時候英語都是在A1班。如果家長太焦慮了,會給孩子一個負面的心理暗示,反而沒信心了。)
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特點是喜歡模仿,而不是正式的教學。所以這時候身教遠遠大于言教。盡量不要對他講應該怎樣做,這么做的意義是什么,那樣的話大多數(shù)你會感到是對牛彈琴。想讓他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讓他模仿你,有時效果會更好。如果家長表現(xiàn)得做這個很有意思,孩子們也會主動湊過來。千萬不要用教大孩子的方式教學齡前的孩子。
在孩子10歲之前,家長往往是孩子眼里的“明星”,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要指望孩子只模仿、學習你身上好的習慣,能自覺抵制不好的習慣。事實上往往相反,因為大多數(shù)“不好”的行為、習慣是比較安逸的、享受的。所以在孩子上學之前家長應該逐漸創(chuàng)造出學習的環(huán)境,比如家長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增加讀書的時間……。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想讓孩子上學后,回家能安心地學習,家長在孩子上學前就要做到有時間看看書,學習學習,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
我過去還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把學習和生活分開。事實上,像克服困難的勇氣,抓緊時間的習慣等等都是想通的。不可能有一個孩子在生活上一點條理都沒有而學習上卻能井井有條。所以說不要忽視孩子在生活中的“壞毛病”,這些都會帶到學習中。另外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可以在生活中解決。比如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的話,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戲,有意將游戲時間一點點延長。比如我和孩子玩拼圖,先是十幾塊,然后是幾十塊,上百塊。
最后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要有耐心,不要指望他一天就養(yǎng)成好的習慣,能力一天就鍛煉出來了。需要一個過程,中間還會有反復。(比如關注一件事情的時間,也許是第一天10分鐘,第二天12分鐘,第三天卻只有8分鐘了。)但只要趨勢是好的就行。但同時如果有不好的習慣一定要引導孩子糾正,壞習慣持續(xù)的時間越短,越容易糾正。如果這時候放縱,上學以后再糾正的話,代價會很大。
下回我們聊聊如何利用好課外班來鍛煉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和家長適應小學生活。
相關話題:
小雨爸爸分享教育孩子經(jīng)驗(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