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10-26 15:27:44
首先我努力地去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語氣,力求讓動作表情具有生動性和表現(xiàn)力,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注意語言要求的滲透。
《胖嫂》是一個民間故事,其語言幽默風趣,情節(jié)跌宕起伏,又不乏教育意義,是一個很好的幼兒語言活動材料。我嘗試以該故事為原型,將故事內容進行拓展、整合,創(chuàng)設了比原來的語言材料更為廣闊、更富內涵、更有情趣的生活化“語言情境”,讓孩子在活動中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用恰當?shù)恼Z言再現(xiàn)生活。這樣的語言活動,既保持了文學作品原有的魅力,又克服了單一的就教材層面學語言的弊端,讓教材更具立體感,讓孩子的學習活動更豐富,收獲更豐滿。在活動中,我是藝術的引領者,孩子和我在親切自然的語言情景中,快樂地玩著“拋接球”游戲。
1.營造寬松的“拋球”環(huán)境。活動中,我努力營造一種生活化的語言情境,假想了一個我的好朋友——王阿姨,選取了王阿姨買菜忘記帶錢、推錯自行車、鑰匙掛在門上、燒菜時錯把鹽當成了糖、丟失孩子等生活細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對于孩子來說并不陌生。活動中,師幼之間的談話方式,也采用了一種很隨意的閑聊、平等對話的方式,孩子有一種與身邊人說身邊事的親切感。這樣的語言情境孩子感到很熟悉、很放松,容易激發(fā)他們與人、事、物主動交往的愿望,在不經(jīng)意間接下老師有意識拋向他們的球,為幼兒用連貫語言清楚地表達生活中熟悉的事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2.科學地為孩子“選球”。在語言材料及活動中,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思維點,就是我們所說的可以拋給孩子的球有很多。究竟選擇怎樣的球,這很重要。有的思維點很淺顯,沒有必要去問大班的孩子;有的思維點跟目標關系不大,沒有必要作太多的展開和擴散;有的思維點盡管隱藏得很深,卻很重要。在活動中,我仔細地審視每一個思維點,選擇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問題,選擇與教育目標相關度大的問題,向幼兒提出,認真地、科學地為孩子選球。比如:在幫助王阿姨尋找孩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為了實現(xiàn)活動中提出的“關心他人”的情感目標,我在引導幼兒根據(jù)線索幫助王阿姨找孩子的同時,不時地請孩子們想一想王阿姨當時的心情,設想一下王阿姨在一次次失望之后可能說的話、做的動作、出現(xiàn)的表情,模仿王阿姨“東找找、西找找”著急的樣子。孩子們在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表現(xiàn)中,逐步體驗到王阿姨丟失孩子后著急無助的心情,逐步建立起關心別人的情感。
3.藝術地給孩子“拋球”。同樣的一個問題,不同的表達方式,甚至不同的語氣、語調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顒又,我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努力用孩子的口吻拋出我為他們選擇的五個球。“想認識王阿姨嗎?我全知道,來問我吧!”“王阿姨有一個壞習慣,就藏在這部小電影里,看誰能發(fā)現(xiàn)。”“王阿姨的孩子不見了,怎么辦呢?”“誰來做一回嘉賓,也到電視里講一講發(fā)生在你心故事?”“你能做細心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嗎?請參加細心家庭大獎賽。”我巧妙地給孩子拋球,孩子不僅有能力接球,而且接得很快樂,師幼之間真正地互動起來。
4.讓孩子跳起來“接球”。我一直在想,在我們第二次把球回拋給孩子的時候,能否悄悄地拋高一些,讓孩子跳起來接球呢?在本次活動中,我有意識地作了些嘗試:在肯定孩子原創(chuàng)語言的基礎上,讓孩子原創(chuàng)的語言變得規(guī)范優(yōu)美。首先我努力地去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語氣,力求讓動作表情具有生動性和表現(xiàn)力,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注意語言要求的滲透。如: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通過主動詢問了解王阿姨。孩子們七嘴八舌,積極性很高。這時,我對孩子提出要求:如何禮貌地向人詢問。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當孩子們說出王阿姨“粗心”的壞習慣時,我悄悄地把“丟三落四”“馬虎”等詞語給了孩子。在幫助王阿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我又給孩子們提出了表情、動作、語言三者結合的表達要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問孩子“你們是粗心的爸爸媽媽,還是——”,讓孩子知道粗心和細心是一對反義詞。如果我們有心這樣去做,我們的孩子不僅愛說,而且會說得越來越有質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