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9-05 13:08:24
秘密三:孩子很有可能不知道考試的含義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學前沒有考過試,他剛進學校,你已經(jīng)陪他一起很認真地復習了,卻拿回一張很低分數(shù)卷子,最大的可能是他不知道什么叫考試。在和他訂正知識點前,先和他一起搞明白,考試是什么東西。
“考試”的正確概念和a,o,e一樣,不會自然而然地跑到孩子的腦子里。
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案例。一個孩子,班里考英語,他交了一張空白卷子上去。媽媽覺得奇怪,明明昨天在家和他一起復習他都會啊,怎么卷子上一個字都沒寫呢?回家后,媽媽問孩子,孩子說:我做了呀,我把所有老師紙上寫的那些都讀了一遍,空出來的,我都讀了。
原來,孩子的學校要求一年級的孩子不留書寫的作業(yè),每天回家的作業(yè)只有讀,讀過就算完成了。孩子以為發(fā)了考試卷,把卷子讀一遍,連需要填空的,上面沒有寫的都讀了,就算是完成了。
這是個好孩子,一個考了零分沒有哭天搶地,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是會的,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一個好媽媽,一個看著一張零分試卷仍然能很平靜不發(fā)飆。
找到了原因,咱下次再來。人就是這樣慢慢長大,不是嗎?
秘密四:不把成績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
進小學的頭一年,無論如何,不管孩子做了什么讓你難堪的事情,請不要對孩子發(fā)火,更不要讓孩子難堪。如果一年實在堅持不了,請堅持一個學期。如果一個學期都堅持不了,請至少堅持三個月。
至少堅持三個月,是因為這時候大部分學校,已經(jīng)完成了一次期中試,這次考試,能讓你看到你們的努力結果,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成效。
如果你的孩子,在入學前沒有學習過小學的內容,他掌握知識需要的時間肯定比已經(jīng)學過的孩子要長。所以,我們不能以今天老師教了,怎么別的孩子會了,你還不會,來要求孩子。但是,期中考試(如果老師不超學習大綱的話),考核的是孩子在這一個階段學習的結果,這個階段拉得比較長,上學前沒有學過的孩子,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反復,如果方法得當,也都會得七七八八了。但是課堂小測驗,當天的作業(yè),就比較難能反應出孩子的努力過程。
家長平靜堅持的時間越長,你和孩子的收獲就會越多。這個世界上,有一條規(guī)律適用任何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