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6-08-02 14:27:53
出生于19世紀末,活躍在20世紀上半葉的勞爾·杜菲(RaoulDufy,1877-1953),是現(xiàn)代美術史上具有獨創(chuàng)精神,進行多方面探索的畫家。杜菲的藝術世界是一個充滿快樂的世界,畫家獨特的造型和用色將觀賞者無障礙地帶入他的世界,這世界展現(xiàn)了純粹的祥和寧靜,揭示了藝術的精髓和本質。同時杜菲也是一個頗受爭議的畫家,評論界很多人認為杜菲是一個繪畫題材范圍狹窄,表現(xiàn)內(nèi)容沒有深度的膚淺畫家。但筆者認為杜菲是一個非常具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個性畫家,他繪畫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內(nèi)心的快樂傳達給大家,讓大家看到他的畫后有一種愉悅感,時常被杜菲繪畫中的快樂元素所感染,這也是我非常欣賞他的地方。
在杜菲的藝術生涯中,曾先后受到印象派、野獸派及立體主義的影響,但任何一個畫派都沒有成為他獨創(chuàng)風格的桎梏。1900年,杜菲離開哈佛抵達巴黎后,首次接受了印象派的洗禮。在巴黎,他開始頻繁地參觀盧浮宮。在這里他能夠看到令人激動的馬奈、莫奈、凡高和高更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他學習他們的技法,畫下了如《瓦楞斯的風景》、《掛滿旗幟的小船》等多幅表現(xiàn)諾曼底海邊風光的作品。1905年杜菲在沙龍舉辦的野獸派畫展上,看到馬蒂斯的《奢華、寧靜與享樂》這幅作品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在這幅畫前,我懂得了全部繪畫的道理,看到素描和色彩所反映出的神奇想象力,印象派的寫實主義失去了對于我的魅力。”他被野獸派畫家們鮮艷強烈的色彩和大膽新穎的風格深深震撼,決定放棄他的早期風格,再也不畫布丁——西斯萊式的海景,變?yōu)橐砸矮F派的色調(diào)去畫帶裝飾味道的馬路以及非常生動的野外跳舞會。杜菲自1907年參加野獸派陣營后,在用色上變得強烈、鮮艷起來。杜菲喜歡在白色的底子上薄薄地涂上一層透明的色彩,形象則用線條勾勒,簡略而概括,輪廓線起著重要作用。然而野獸派的作品在杜菲的繪畫生命中不過占了短短兩年,但是他卻始終保留了野獸派簡化的形式以及對色彩永恒的追求。
杜菲與立體派的關系,就如同他進行野獸派的實驗一樣,不過是一時的興趣,有一半游戲的成分。當他對野獸派畫家們所提倡的“為色彩而色彩”的觀點深感失望后,他再度為了尋求自己的風格而苦惱。接著影響他的是1907年在巴黎舉行的盛大的塞尚的紀念展。事實上,當初接近塞尚并未使杜菲的作品引發(fā)太多的“應用”與“改變”,他保留了塞尚畫作的結構原則,例如質感與量塊感,以及用色塊表現(xiàn)實體。因為杜菲從不受任何繪畫形式或理論的約束,而且愿意嘗試表現(xiàn)任何自己所喜歡的繪畫形式。對他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種進展的過程,所以他沒有因為塞尚而變成立體派,相反地,他的畫作走向較柔軟的形式及更活潑的色調(diào)。
到了1910年,杜菲仍然還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成熟風格。他舍棄了印象主義,拒絕了野獸派,也不愿奉行立體派嚴謹?shù)募s束。而在此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杜菲開始嘗試把自己的才能展現(xiàn)在“商業(yè)美術”中。他為書本畫插圖,為布料的圖案設計作木刻版畫,從事室內(nèi)設計、舞臺布景的設計創(chuàng)作等等,很少再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在經(jīng)歷了10年的設計生涯后,43歲的杜菲對商業(yè)美術又感到了幻滅,決心再度拿起畫筆重操舊業(yè)。經(jīng)過了種種得自他人的影響,以及從事設計師的經(jīng)驗為基礎,他開始真正掌握了自己的風格,從模仿者成功地轉化為了創(chuàng)造者,突破了藝術瓶頸,達到了一生中藝術發(fā)展的成熟輝煌時期。這時期杜菲創(chuàng)造的新風格,并不是具象的,主題被單純化,甚至是相當?shù)哪J交�。他以快速而精密的筆觸描繪草圖,然后像是很隨和地涂上透明、明亮的色彩,看起來如同兒童畫一般,仿佛未曾構思就下筆了。
縱觀杜菲的一生,他的繪畫生涯,并不是曲折復雜的,而是走過了一條透明、愉快的直線道路,一路上快步前行,達到成功的頂峰。杜菲一生中的美好快樂時光,都是在法國南部風光明媚的海邊度過的,幸福地浸浴在亮麗陽光與蔚藍的海天環(huán)境中,用他明快的彩筆,描繪出了豐富的海洋風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