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7-15 10:02:29
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春季是寶寶長身體的黃金時期,中醫(yī)認為,小兒體稟少陽,而“春乃少陽之氣”,寶寶感受春季生發(fā)之氣的召喚,就像一株株破土而出的稚嫩幼苗,在躍躍欲試地準備著發(fā)芽長高。小樹長的高不高,松土施肥不能少,而寶寶長的壯不壯,調理脾胃可是關鍵哦。
寶寶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時期,各種營養(yǎng)物質需求旺盛,可是眼看著寶寶不愛吃飯,沒有食欲,或是吃的不少卻不長肉,著實令很多媽媽傷腦筋。其實這種情況多與脾胃虛弱有關。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飲食水谷都要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為供寶寶生長發(fā)育的營養(yǎng)物質,脾胃虛弱則運化功能失調,表現為食欲不振,進食量少,吸收不良,大便偏干或偏稀,久之就會導致寶寶面色無華,形體瘦弱,不愛長個兒,看起來比同齡的小朋友小一圈兒。
此外,脾胃失和還可影響睡眠,古人云“胃不和則臥不安”,消化不良常常是導致寶寶睡眠不安穩(wěn)、翻滾哭鬧的重要原因,而促進寶寶長個兒的生長激素絕大部分都是在睡眠中分泌的,所以睡覺不好的寶寶不僅消耗父母的精力,其生長發(fā)育的速度也會減慢。
那么,該如何為寶寶調理脾胃呢?在這里教給媽媽們幾個簡單易行的小對策:
1、食療妙方:
。1)大米50g,山藥、薏米各30g,雞內金10g,大棗3~5枚,熬粥食用。適用于脾胃虛弱型的寶寶,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面色無華,乏力,大便多不成形。
。2)大米50g,山藥30g,百合20g,核桃仁15g,雞內金6g,冰糖適量,熬粥食用。適用于脾胃陰虛型的寶寶,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口干喜飲,口唇發(fā)干,大便偏干,地圖舌。
2、捏脊療法:
具體方法為,兩手捏住寶寶背部尾椎處的皮膚,提起,沿著脊柱向上提捏至脖頸處,連捏6遍。其中一遍捏三下,提一下。每天堅持為寶寶捏脊,可以激發(fā)寶寶的經氣,強壯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而且又免去了吃藥的痛苦,所以特別推薦給媽媽們。
除了捏脊,為增加療效,還可以適當配合其他的穴位,如推板門,運八卦,摩腹,補脾經,如大便干,清大腸經,退六腑,睡眠不安,揉小天心。時間允許,建議到醫(yī)院做捏脊按摩效果更好。
小貼士:提醒媽媽,中醫(yī)治療厭食講究“胃以喜為補”,即選擇寶寶喜歡的食物,誘導開胃,待寶寶食欲改善后,再逐漸考慮營養(yǎng)需要。切忌強迫進食。
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媽媽們不要錯過這個最佳時機,讓我們?yōu)閷殞殑?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條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