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讀者張女士打來咨詢電話。女兒琪琪剛升入小學三年級,張女士卻陷入了困惑和迷茫之中。
“三年級剛開學,孩子班里的同學們都紛紛報英語班、大作文班。這種知識類的培訓班,孩子們少則上了一兩個,多則三四個。大家都報,閨女不報,她會不會落后于同學們呢?我的內(nèi)心隱隱不安。
作為80后這一代家長,我自認為比較用心,也加入了一些親子教育類的群。群里的家長都很有一套育兒方法,他們的孩子都各有所長,比如小小年紀就有作文得獎出書的。我感覺有一些壓力,目前沒看出我的孩子哪里有特別的才能。我擔心孩子以后成了一群大樹中間的一株小草,他如何能吸收到陽光雨露呢?
有時,我真想退出育兒群,真想不過多與其他家長溝通,就按自己的思路來,讓孩子慢慢成長。不報知識方面的課外班,多給她玩耍的時間。但這似乎也不可取。在這個快時代,感覺人人都在搶跑,我若慢悠悠,孩子會落后嗎?”
這位80后媽媽的心聲,也是許多家長的困惑。教育孩子,該何去何從?
父母為何如此糾結
怕落下是一種心理需求
特邀觀察員:張麗(北京聞心齋心理工作室)首先,是什么原因使家長們趨之若鶩報各種訓練班補習班而唯恐自家孩兒落下?為什么要盡可能和其他人保持一致甚至還要爭取領先?那是人們渴望獲得安全及尊嚴的心理需要。
許多家長意識到孩子的快樂成長很重要,但在教育主流觀念下,更期待自己的孩子在班集體、學校及社會保持優(yōu)越以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職業(yè)發(fā)展前景。這也正是家長陷入困惑迷茫的原因。我們無法逃離社會大背景,所以在教育上也必須考慮到大背景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因此,對待訓練班補習班可以采取開放的態(tài)度,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和發(fā)展需要做出規(guī)劃,引導鼓勵孩子主動選擇一些適合自己并承諾堅持的科目。這樣既滿足了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愿望,也達成了讓孩子成為陽光雨露下一棵大樹的期待?傊颜n外學習班當成協(xié)助培育孩子的工具,善用它,讓孩子從中獲益。
擇“群”而居
特邀觀察員:鄭懿(親子教育專家,著有《家長手冊: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非常理解這位家長的焦慮,因為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之激烈已經(jīng)遠遠大于我們小時候。育兒真的是在“拼爹拼媽”,這里拼的不是金錢地位和權力,真的是拼家長們的智慧。許多父母為了多學習加入各種育兒群體。
育兒群會分幾類,比如關注升學的,英語學習的,親子育兒的。作為家長要有清晰的意識,每個群都有自己明顯的趨向。對于一些升學類的群,關注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升學動態(tài)、相關政策,及時把握外界動向,為自己孩子的學習調整方向。因為這類群本身就是應試類的導向,所以家長要有思想準備,不要因為“牛孩”曬的成績,而讓自己受影響。對于提升育兒水平的群,一定要慎重挑選。現(xiàn)在很多群,集結一些所謂的專家,輪流做線上課程,但真正的目的是商業(yè)行為。關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實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并不容易,簡單快捷的方法不信也罷?傊,積極學習是正確的,選擇慎重也是需要的,育兒學習沒有捷徑。
學習類課外班報不報
一切從孩子出發(fā)
特邀觀察員:岳坤(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我周圍的80后父母,其中不少受過點諸如“自由放養(yǎng)”一類理念的熏陶,每談及對孩子的期望,總能很瀟灑地來一句:“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好”。但孩子進入小學以后,漸漸地,父母們聽到的都是:老同學的孩子得了征文大賽二等獎、咱班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報了英語班,一來二去,他們曾經(jīng)的瀟灑勁兒煙消云散,這班是報還是不報?
其實,只要拿出“一切從孩子出發(fā)”這條標準量一量。如果孩子在學業(yè)上確實有困難,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把孩子推給課外輔導班,而是要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哪兒:是孩子缺乏學習興趣,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是孩子的課內(nèi)外活動安排得太多,使孩子無力應付。
找出問題之后再對癥下藥,爭取與孩子、老師合力解決。如果孩子學業(yè)表現(xiàn)不錯,那么報不報班還是要看孩子:是否有興趣,是否有精力,以尊重孩子的意愿為主,同時輔以父母的觀察,避免孩子僅僅一時心血來潮或是跟風報班的情況。父母還要幫助孩子綜合分析已有的和擬新增的各項課內(nèi)外活動,確保孩子健康合理地安排時間和精力。
社會實踐,比單純知識學習更重要
特邀觀察員:鄭丹娜(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我的孩子現(xiàn)在讀高中三年級。小學四年級時,我第一次給孩子報了奧數(shù)班。我發(fā)現(xiàn)每一節(jié)課幾乎都是講公式,再做題練習。這種模式對于中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對孩子思維水平提升和學習興趣激發(fā)并沒有好處。于是,第二個學期便取消了這個奧數(shù)班。
我個人認為,把小學生送去上學習類的課外班不如親子共讀一本好書,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陪伴孩子走進博物館,拓寬孩子的視野;引導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這樣的童年是美好的,孩子的心性是健康的。
目前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入了高考改革的深水區(qū),更注重孩子的綜合性學習、閱讀能力、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這一轉型正在自上而下、自內(nèi)而外地影響到學校、社會、家庭。但是要改變?nèi)藗冮L期以來形成的固有觀念需要時間。孩子的成長不在于一朝一夕,小學階段更是培養(yǎng)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好時節(jié),正如一篇文章所寫:小學關注習慣和興趣,中學關注學習品質,大學關注學習成績。所以,即便時代的節(jié)奏很急,但是我們?nèi)孕璞3掷潇o,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內(nèi)心需求,有目標,有思考,有定立,是我們每個父母都需要修煉的本領。
學習之外,更需要注重什么
因材施教,給孩子廣泛意義上的學習
特邀觀察員:趙瀾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困惑來自于內(nèi)心的追求和外在評價之間的矛盾,于是形成了我們內(nèi)心的沖突。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和大家一樣,在思考后,堅持自己內(nèi)心的追求,內(nèi)心強大之后不會再有困惑。
首先,因材施教,不盲目攀比。因材施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人生是長跑。孩童時代需要為孩子能夠長跑、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打下基礎。這個基礎是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當我們困惑時,需要時時反問自己:我究竟要把孩子引向何方,是為自己的面子,還是為孩子長遠的發(fā)展與幸福。
其次,因孩子的特長、興趣而學習,學中玩兒,玩兒中學。
學習是個寬泛的概念,不僅指學習文化知識,在更廣闊的意義上,任何的活動、玩耍都是學習。玩耍也不是簡單的玩兒,比如體育運動中,學習的既是一種技能,也是與人合作的能力和毅力的培養(yǎng);比如旅行,學習如何規(guī)劃形成、了解各地風土人情;比如下棋,學習的是如何獨立思考、運籌帷幄等等。我會鼓勵孩子在業(yè)余時間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當然,任何學習是艱苦的過程,父母要幫助孩子堅持,堅持就是成功。
對于文化知識的學習,如果孩子沒有欠缺,沒有必要因為攀比而去提前學習。尤其是語文的學習和寫作。需要孩子多讀課外書,到外面走一走,多一些生活的體驗和思考,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長遠來看,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更重要
特邀觀察員:羅紅燕(北京171中學副校長)以往我們總強調注重孩子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最新的理論表明,父母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包括感恩心、耐挫力,非智力因素的行為規(guī)范等等。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很多,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孩子才能全面成長。
我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原來比較關注孩子理科學習,學數(shù)學物理等知識,但之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文科素養(yǎng)特別重要,包括他的閱讀量、攝取量、表達能力(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與人溝通能力,這些遠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因為它是孩子以后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是兩條線,齊頭并進。我們學校對孩子的評價標準是,與自己比進步就好。正確引導孩子,只要家長沒有攀比之心,孩子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