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5-08-25 16:04:49
《藝術啟蒙沒那么高深》
藝術來自于生活、自然,那么如果你想要孩子在藝術的道路上走的更遠,帶著孩子親近自然就對了。自然中有花、有朵、有風、有雨、有可愛的生物、有美麗的星空……
在自然中我們能發(fā)掘出一切和孩子藝術學習有關的重要素材及情感,當孩子具備這樣豐盈情感之后,輔助以技術和技巧的學習,孩子才能學會用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來表達自然和藝術之間的關系,也才能天馬行空的想象表達他們所理解的藝術。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你看,我不懂藝術,帶著孩子到戶外去玩我們有精力、有時間,可是要怎么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即開心又能汲取更多的藝術修養(yǎng)呢?”
本文將從著名的繪畫藝術家梵高的作品中給大家一些啟發(fā),希望下一次再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的過程,你的孩子也能帶上他們的“藝術眼”。
一、準備工作
1.帶著孩子們到戶外旅行,鼓勵孩子們描述他們在自然中所感受的一切,比如:他們收集到的“小寶物”、他們聞到的花草的香味、他們耳朵聽到的小鳥的歌聲,或者是樹蔭處的苔蘚植物……只要孩子感興趣的一些,都讓他們用心記錄并描述出來。
A:孩子描述他們所見所思時應該包括:形狀、顏色、味道、質(zhì)感、孩子自己的感受。
B:鼓勵孩子素描他們的所見所得,比如素描樹葉、素描一塊長滿苔蘚的石頭……
C:孩子們收集到的各種自然的寶貝,幫助孩子們進行拓片,比如:植物葉片的拓片就很簡單。
2.當孩子帶著在戶外收集到的“寶貝”回家時,讓孩子用彩色的鉛筆將自己素描的作品涂色。
二、室內(nèi)互動階段
1.準備一些和自然有關的畫作比如:梵高的《向日葵》《星空》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很多的藝術家的作品中都有和自然相關的元素,孩子們喜歡花花草草,梵高的很多作品都是很好的素材。
如今正值向日葵開的正美的時候,很多父母也會帶著孩子去戶外觀星,這兩幅作品能很好的將自然和藝術進行綜合的串聯(lián)。
梵高的其他作品也是很好的素材,比如《有烏鴉的麥田》《鳶尾花》等等。
2.給孩子分享一些關于梵高的基礎知識,比如:他是荷蘭印象派大師、他的作品、他的被割掉的耳朵……
3.和孩子進行討論,梵高的作品中哪些元素來自于自然,以星空和向日葵為例,可以給孩子找到一些星空的圖片、視頻、向日葵的照片、花朵等等。
討論的話題可以無限延展,比如:
1.梵高畫《星空》作品的時間、心情、位置、角度、感受。
2.梵高的作品表達了和自然之間什么樣復雜的情感。
3.孩子自己看到梵高作品時的感受。
4.梵高畫作中細密的紋理。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鼓勵孩子自己看、自己說,畢竟這樣的學習是針對低幼年齡階段的孩子,甚至可以讓孩子找到作品中的形狀、顏色等等。
三、孩子自由發(fā)揮時間
孩子在戶外玩了、在室內(nèi)看了,剩下的就是應該讓孩子自由發(fā)揮的過程。
1.給孩子準備彩色的鉛筆、一張打印好的《星空》或者《向日葵》。
2.一束真的向日葵花,或者孩子在戶外收集回來的任何花朵、野草。
3.鼓勵孩子細致的觀察花束/植物葉片的紋理,用手更多的進行觸摸。
4.畫下來,隨便他們畫成什么樣,只要孩子在這樣的學習中了解細致觀察的重要性、了解質(zhì)地和紋理的重要性就足夠了。
四、下一次的旅行準備
當孩子在第一次戶外+藝術的旅行過程中,了解了觀察的重要性、認識了梵高和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孩子也很享受這樣的過程,我們就要為下一次的戶外旅行做好準備。
如果孩子稍大一些,可以給孩子準備相機/攝像機,拍下他們認識到的重要的素材,回家后作為他們藝術學習的重要的靈感。
每一次的戶外旅行可以給孩子設置不同的主題,可以為觀察樹葉、觀察樹干、觀察小草、觀察花朵、尋找鳥窩、找到螞蟻、尋找蝸牛……
當孩子積累了大量和自然相關的素材之后,當孩子知道細致觀察的重要性之后,當孩子知道質(zhì)地和紋理的差異之后,輔以技術和技巧,孩子在藝術學習之路上一定會更有趣、生動,且飽含深情。
五、父母必讀
孩子應該會喜歡這樣的藝術學習過程,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在戶外學習,但是這同樣對父母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以這樣的課堂為例,我們的父母需要了解梵高、了解梵高的一些作品、了解星空、認識向日葵……
如果父母的知識庫不夠豐盈,父母自己知道的很少,又怎么能在戶外游戲和學習的過程中帶動自己的孩子飽滿起來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