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15-04-30 10:20:40
高考是12年基礎教育的指揮棒,中考是9年義務教育的指揮棒!2015年北京市確立了非常清晰的導向--教育改革的重點是中考,從而強勢帶動幼升小、小升初的根本性變革!
這兩天,有關北京市中考的各種官方文件不斷密集發(fā)布,其中有7項內(nèi)容是屬于最新的重大改變,會很快波及到幼升小和小升初,以后家長、學生就要被這些重大改變牢牢"套"住了!
讓你難抓重點,沒有廣度、深度中考會一敗涂地--幼升小、小升初別懈怠也就是說中考五個科目的考題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化學向?qū)挾群蛷V度快速轉(zhuǎn)變,注重考查基礎的扎實度、這五個科目和實際生活密切的關聯(lián)點,更加寬泛和廣博,知識點、常識點會從十幾個、幾十個擴展到上百個甚至更多,涵蓋從幼升小、小升初到中考9年的學科知識、常識知識、生活知識等應知、必知內(nèi)容的積累。在幼升小、小升初、初中階段最關鍵的是要培養(yǎng)課內(nèi)外各種知識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扎實程度,并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閱讀習慣。從2015年開始的北京中考試題將從以往的"深深的河流"變成"淺淺的海洋",只有深度沒有廣度和寬度將會一敗涂地!
考能力居首位,只攻難題中考成績會很慘--幼升小、小升初別跑偏
增加題面閱讀量,還沒做題就開始考察你的閱讀、理解能力,透徹讀懂了題目就要看你的思維能力了,平時學習靠大量做題、做難題、偏題、怪題很難再考出高分成績了。具體措施是,中考五個科題目的難度從系數(shù)0.2到0.9調(diào)整到0.3到0.7。什么叫"難度系數(shù)0.2",指的是中考中最變態(tài)的題,無論你平時怎么勤學苦練,最終會做這種題的人數(shù)不超過20%,實際能完全做對的大概只占北京全體中考生的5%,這是為知名重點高中掐尖設置的考題,全北京95%的考生都是陪太子讀書的;難度系數(shù)0.9的考題,實際就是送分的題,無論你平時好好不好好學習,中考時90%以上的學生都能做對,F(xiàn)在全都要改了,最難的題沒了,不再為知名重點高中掐尖服務了,同時白送分兒的題也沒了,平時不注重積累、不好好夯實基礎的學生,中考都會面臨很慘的結(jié)局。這種格局觀,家長、學生、老師、學校從幼升小、小升初就要牢固樹立并實施,不然到頭來就吃大虧了!
中考考小學低年級考題,不重視小學基礎會一籌莫展--幼升小、小升初別因小失大
2014年北京中考語文真題,選擇題考了"為"字的筆順先后,這實際上是小學二年級的知識點。命題人設定的難度系數(shù)為0.7,也就是預計全體中考生中70%的學生應該都能答對。統(tǒng)計結(jié)果卻出乎意料:能做對難度系數(shù)為0.2難題的語文好學生中,答對這道題的只有48%。全北京中考總分超過550分的學生中--所有能考上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的北京市最頂尖的學生,也僅有54%的人做對了這道題。類似這樣的題以后的中考會越來越多,形成常態(tài)化,這類題最要命的是,如果你平時基礎不扎實,最后臨近中考你都不知道該怎么準備,而對基礎扎實的學生是根本不需要復習準備的,水到渠成的事!2013年北京高考,考生7萬多人,每個學生高考總分每下降1分兒在全市的總排名會下降1576名,那你就算算吧,這道2分的中考題你要做錯了,全市排名會下降多少吧,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吧!
考社會常識+傳統(tǒng)文化,兩耳不聞窗外事,中考就out了--幼升小、小升初別不上心
對社會常識、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積累其實就是一種從小要養(yǎng)成的習慣,社會常識、傳統(tǒng)文化范圍如此廣泛、博大,不做好日常的積累,中考時你都不知道著手從哪個方向準備,中考對這方面的考查,實際就是沒有考試大綱了,考查范圍變得無邊無際了,惟一的準備辦法就是義務教育階段從幼升小開始,小學、小升初、初中三年不斷地積累,這也正是新教改的一個主要目的之一,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學校、老師灌輸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自覺學習,自我提升,并常態(tài)化、持久化。
中考首次引進考"兩堂",過程考試很"要命"--幼升小、小升初學生、家長別等了也就是說--
第一,你家孩子從幼升小開始到初三畢業(yè),在課堂上回答的問題、討論的內(nèi)容、學習的過程、老師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等都會經(jīng)中考出題人凝練出典型的問題,設問進入中考的考試范圍,5個中考科目都要涉及到,哪一個科目課上不好好聽講、積極思維都會影響到中考的實際分數(shù);
第二,北京市目前高了社會實踐大課堂,課時量占10%,這個家長、學生、學校、老師都普遍重視不足,聞風曾經(jīng)去做過實地調(diào)查,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帶著去玩兒的心理去的,有的學校帶隊、帶班老師在現(xiàn)場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輔導學生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主課。你不是不重視嗎,現(xiàn)在給放進中考考題了,社會實踐課你去了什么地方、現(xiàn)場什么感受、有什么收獲、獲得了什么啟發(fā)、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完成了什么成果、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等都要分別進入中考的5各科目里,教委摸透了大家的心思,要用硬邦邦的"分兒"讓學生、老師、家長、學校都重視起來,還看不清這點的,那不就把孩子耽誤了嘛!
中考有一特大企圖,少有人知,萬萬難,終邁第一步--幼升小、小升初家長別疏忽上面提到的北京2014年中考數(shù)學最后一道題難度系數(shù)是0.2,總分為8分,重點考查的是"有界函數(shù)",這個知識點到大學才可能學到。聞風從官方了解到的實情是,這種難度達到0.2的高難度考題與學生在高考能考多少高分關系不大。官方曾有一個中長期的調(diào)查--2011年中考時有5%的考生完全做對了類似這道難度系數(shù)最高的題,3年后高考時,發(fā)現(xiàn)這曾經(jīng)5%的學生只有不到50%的人還能保持在同等水平。2014年高考文理科裸分650分以上的考生,僅僅有4%的考生在3年前的中考中做對了難度系數(shù)0.2的難題,這清晰地表明95%以上的考生即使沒有做對0.2的難題,對他們高考成績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在五科中同時取消0.2的難題,就成為必然。其實,這里還隱含著一個重大企圖--決策層最終的改革目標不是實施"分層"教學,即僅把學生按照中考成績或校內(nèi)統(tǒng)測成績分為重點班、普通班或A班、B班、C班。他們認為,如按照"分層"教改思路,"均衡"只是不同階層學生的均衡,是不平等的均衡,在"分層"下用不了多久,將產(chǎn)生新的"牛校",是另一種形式的掐尖教育。決策者更希望未來的教育是"分類"的,即把對必修課課、興趣課、選修課等有相同興趣度的學生搞到一起,做適合一批人、一群人、一類人的教育,而最終擺脫分數(shù)的誘導。聞風認為,這太難了,別的不說,現(xiàn)在北京"分層"教學才感剛剛起步,問題就成堆,如:十一學校一分校小學六年級學生分層后,交作業(yè)都變得很費勁。如果要搞分類教學,那對學校的要求將極高極高,從目前北京小學生生均經(jīng)費每年2.3萬,初中生3.6萬看,是遠遠不夠的!愿望美好,家長可高度關注,適時跟進,但要做到那是長期以后的事了!
中考要讓從幼升小到初中的教育有翻天覆地變化--各位家長早動手,別錯過中考考題考得簡單了、寬泛了,但并不是狹隘的難度降低。不做好從幼升小到中考全面知識的積累,中考對這部分學生來講實際是越來越難了!對于注重積累的學生而言,"好"學生和"差"學生的中考分值會明顯縮小,重點中學錄取的學生分差也會縮小。這就要求,從幼升小開始要極其注重知識的扎實度、牢靠度,沒有各種良好習慣,因馬虎丟分就會改變孩子求學的走向;中考考試的變革也會使在某個分數(shù)上,學生總分相等的情況扎堆兒出現(xiàn),那樣的話中考實際上拼的就是單科成績了,因為總分相等的情況下依照語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英語的單科分數(shù)由高到低依次錄取。語文這個學科變得最為重要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