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5-01-11 09:21:14
實踐證明每個孩子在入園之前是基本上都會出現(xiàn)入園焦慮的,這對這樣大眾化的一個問題家長應該怎樣去幫助孩子化解入園焦慮的情況呢,家長通過下面的內(nèi)容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面對“分離焦慮”,家長應采取怎樣的方法呢?
◆熟悉幼兒園,減少陌生感
有條件的家長不妨給孩子報一個親子班,讓孩子感受幼兒園的生活,熟悉園所環(huán)境。實踐證明,上過親子班的幼兒很少有“分離焦慮”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為孩子提供交往的空間
它包括成人、同伴及異齡伙伴,讓孩子感受交往的愉悅,增進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入托后較快地融入集體。
◆送孩子來園后不停留
有的家長送孩子來園后,不馬上走而是爬窗偷看,這樣很不好,一是對老師的不信任,二是更能引起孩子的哭鬧。家長送孩子來園后應馬上離園,這樣孩子在心理上更能接受爸爸媽媽工作忙的理由。
◆積極與老師溝通
要想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縮短適應期,首先家長的情緒、情感很重要,要消除自己消極的心態(tài);其次,每天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情況;特別是孩子在生活上有無特別的需要,生理上有無特殊的幫助,應與老師講明,減少孩子不必要的哭鬧。
◆與孩子溝通注意語言導向
在與孩子交流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導向,不要總問一些消極性的如“有小朋友打你嗎”、“搶你的玩具了嗎”等問題,這會讓孩子不愛上幼兒園。 家長應在和老師溝通的基礎上,從正面引導幼兒,如:“今天你得了一個小五星,真棒!明天我們還去幼兒園,得一個大五星好嗎?”“老師說你真乖,可喜歡你 了。”“今天和誰做好朋友了?”……用積極鼓勵的語言與幼兒交流,多鼓勵孩子正確的行為,以此幫助孩子、老師和小朋友建立起感情,會讓孩子感受到上幼兒園的快樂。
幼兒園的老師一般會怎樣做呢?
◆傾聽孩子訴說
孩子適當?shù)匦咕褪桥懦霾涣记榫w的法寶。在班級中要給孩子單獨開辟一個傾訴區(qū)域,如“悄悄話”、“我想對你說”等。老師的理解能夠使孩子感受到自尊和力量,從而轉化為健康的情緒和意識。
◆轉移的策略
包括情感轉移、言語轉移、和游戲轉移。如教師以形體語言親近幼兒,抱抱、親親、摸摸、扮演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多創(chuàng)設幾個娃娃家等,讓幼兒有一種親切感,從而使幼兒的依戀由家人轉向老師,減緩因失去依戀而引發(fā)的焦慮。
◆獎勵的策略
孩子對老師的肯定與獎勵很當回事,如孩子能獨立進餐、安靜入睡、自己如廁、與同伴快樂的交往……教師采取貼花、印章等策略,很受孩子們喜歡。
◆適度滿足
即對幼兒合理的要求給于適當?shù)臐M足。開學初,采取容許家長進行半天陪讀的形式,緩解入園焦慮。通過一些互動式游戲,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孩子熟悉 幼兒園的環(huán)境,從而縮短適應過程。部分孩子對家庭成員的依戀感很強,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較弱,而且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們應不限制幼兒拿依戀物。如有的孩子拿 手帕、玩具等依戀物時情緒確實有明顯的好轉,當孩子對老師、環(huán)境和同伴比較熟悉了,再逐漸讓他擺脫這個依戀物能緩解孩子的焦慮。
小編總結:老師和家長采取不同的策略,有助于孩子控制不良情緒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也縮短了分離焦慮的持續(xù)時間,多數(shù)孩子一個月后會基本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家長和老師應共同聯(lián)手減少幼兒“分離焦慮”現(xiàn)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