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4-12-16 16:54:36
下面這兩個常見的生活鏡頭,在你的家里出現(xiàn)過嗎?
鏡頭一:“晶晶快來吃飯,張嘴!”奶奶跟在孫子后面,瞅準時機不時喂上一口飯。小孫子卻東張西望地一會兒跑到這兒,一會跑到那兒,過一會兒又拿起小車子“嘟嘟”地開起來,嘴里含著一口飯怎么也不咽下去。
鏡頭二:“要遲到了!快點,豆豆快起來,來伸手穿毛衣!”雖然兩個鬧鐘不停地響,今年剛上一年級的豆豆還是不愿起床,媽媽只好過來掀起被子,然后幫他穿衣服;而這時奶奶正依次把孫子要用的牙膏擠好、洗臉水倒好,飯盛好,而爸爸則負責背豆豆的書包、拿好帽子、手套等,全家人都在為這一個孩子忙乎。
事事包辦可以嗎?
現(xiàn)實生活中,像晶晶和豆豆這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專家表示,“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么也做不了,就這也不讓動,那也不讓碰,結(jié)果孩子大了,什么都不會做。其實,孩子在兩歲左右時會有很強的動手欲望,看到爸爸看報紙,他要幫著翻,結(jié)果,把報紙撕了;媽媽剝豆子,他覺得有趣,嘩啦一下,剛剝好的豆子灑了一地,于是,家長們就覺得孩子變得調(diào)皮了,總是搗亂,甚至限制孩子的這些行為。”
兒童主要通過實踐來學習,事事都為孩子包辦,日常生活技能孩子沒有機會練習,練習的少自然做不好,孩子一方面會因此而氣餒,更不愿意做,另一方面,總是看到家長為自己忙東忙西,孩子會習以為常,把本該由自己完成的事,當作是家長的事。直到有一天,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夠大了,許多事都該自己做,而孩子沒有養(yǎng)成自己的事自己完成的習慣,自然不想做。家長便會發(fā)出感嘆:“你怎么這么懶!”其實,孩子的懶正是由家長的包辦滋養(yǎng)出來的。
拓展閱讀:到底怎么做才能使孩子樂于動手,勤于動手呢?
復雜的動作分解開
給孩子講故事時,讓他幫著翻書,開始時家長掀起一頁書,拿著孩子的手把這一頁放下去,逐漸過渡到家長掀起一頁書,孩子自己把這一頁放下去,然后再過渡到孩子掀書,家長可用手指把一頁書和其他頁分開,留一點小縫隙,孩子把這頁書翻過去,最后就是孩子自己翻書了。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孩子自己洗臉、刷牙、穿鞋襪、吃飯等。
手工游戲一起參與
孩子都喜歡出去玩,不妨準備一個紗網(wǎng)和一個本子,在認識大自然中的動植物時,收集一些標本帶回家,和孩子一起動手制成昆蟲標本、植物書簽等。此外,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五顏六色的盒子、瓶子孩子都會很喜歡。
鼓勵的態(tài)度很重要
鼓勵可以是一個信任的眼神,也可以是輕拍孩子的肩膀,當然也可以是“你自己能做”、“你真棒”這些鼓勵的話語。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