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4-06-18 17:10:55
6月14日(周六)是北京市"幼升小"適齡兒童信息審核第一天,眾多家長手持房產證、戶口本等材料到相應片區(qū)的小學參加報名。據北京市教委提供的數據,在適齡兒童入學信息集中采集中,共有160675人參加,按今年"幼升小"政策,所有學生均應就近免試入學。
(圖為家長排隊參加報名)
(史家胡同小學外,家長排起了長隊)
記者14日在各小學現場了解到,今年審核入學信息時出現了取消考試、取消學區(qū)房年限等幾大變化。
取消考試環(huán)節(jié)面試改為聊家常
“最早的家長凌晨四點就來排隊了。”昨天上午8點左右,記者來到史家胡同小學登記地點時看到,已經陸續(xù)有家長帶領孩子進入學校進行入學信息審核,其中每名孩子只允許一名家長陪伴。
史家胡同小學校長王歡表示,今年,東城區(qū)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力度,將遂安伯小學并入史家胡同小學,成為史家胡同小學的一個校區(qū),原有學生和新生生源全部納入史家片區(qū)。同時,今年史家小學服務片區(qū)擴大,包括原史家片區(qū)、遂安伯小學片區(qū)和部分春江小學片區(qū),為此史家小學一年級的招生計劃從往年的14個班擴大到了16個班,最多可容納640名學生。“班級擴大了,教學質量不會變,全部是史家小學的一線教師”。
此外,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針對今年市教委提出的嚴禁小學以面試、考試等形式進行入學登記的情況,在往年現場審核信息環(huán)節(jié),一些名校設置的“考試”環(huán)節(jié)也已經取消,改為簡單的聊家常。北青報記者隨機采訪了近十位孩子,這些孩子都表示老師只是和他們聊家常,并沒有加減法、認字等考試環(huán)節(jié)。
“老師問什么了?問加減法了嗎?讓寫漢字了嗎?”在中關村一小門外等候的家長最為關心的是孩子面試了什么內容。但據多位孩子反映,老師的問題都是關于基本信息的,如自己的名字、爸媽的名字、年齡、生日、家庭住址、愛好等等。
史家小學門口,家長呂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盡管屬于片內生源,但還是按照往年的慣例,給兒子制作了一個簡歷,上面詳細記錄著兒子有三一口語三級證書、會認識2000個生字等特長,“結果全都沒有用上,一個也沒有考”。
保證片內入學名校學區(qū)房不再設年限
在史家胡同小學信息審核現場,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學校主要審核信息采集表、房產證、戶口簿,“今年要求孩子父親或母親的戶口和孩子同在片區(qū)內的戶口簿上,如果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戶主,也必須有父母其中一方和孩子都在戶口簿上。”該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學校對于戶口落戶時間并沒有限制,學校也沒有六年內只允許一名孩子入學的要求,但會合理審查戶口的情況,“如果出現頻繁更換戶主的情況,我們會進行了解。”
據東城區(qū)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小學入學,八成以上的學生都來自片內。
中關村一小入學登記所需的材料包括:信息采集表、房產證、戶口簿、出生證明、接種卡。對于學區(qū)房的年限今年是否有要求?一位剛買了一年學區(qū)房的家長表示,他們已順利登記,老師告知他們7月4日來領錄取通知書。
據相關老師透露,今年新政下,“關系戶”進不來的同時,對學區(qū)房的年限要求確實放寬了,首要保障片區(qū)內就近入學。
“審核”入學資料全程由孩子親自上場
據家長們反映,中關村一小入學登記過程中比較特別的環(huán)節(jié)是,全程大多時間由孩子親自上場,包括自己拿材料接受老師的審核以及自己領登記表等環(huán)節(jié)。
“帶孩子進去后,我們被要求在外面等著,孩子必須自己拿著材料進屋給老師一對一審核,審完后再自己拿著一張入學登記表出來,由我們來填寫。”一位家長介紹了整個登記過程,他表示,老師在審材料時還會向孩子核對真實性,“孩子最不會撒謊了,這樣的審核還挺有意思”。家長表示,只有當審核材料有問題時,老師才會叫家長進去。
根據中關村一小的“入學登記通知”,今年計劃招收10個班,家長們在昨日完成入學登記后,將在7月4日再帶孩子到?捶职嗲闆r、領取入學通知書、量校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