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新網(wǎng) 2014-05-22 09:16:31
北京等地把流動兒童的教育機會和控制人口的政策掛鉤,非常惡劣;必須高度重視流動兒童教育政策的逆轉,至少應該恢復為一年前的入學要求。
【背景】今年在京流動兒童在幼升小、小升初和初升高上均遭遇難關。
以通州區(qū)為例,今年幼升小“五證”細則對于家長繳納社保的地點有明確要求,必須“在我區(qū)”。通州區(qū)大部分非京籍家長在其他區(qū)工作繳納社保,這一門檻令他們犯難。5月31日幼升小登記截止日期臨近,他們的孩子幼升小求學無門。不僅是通州區(qū),昌平區(qū)、東城區(qū)、豐臺區(qū)等都對非京籍兒童入學提出了嚴格要求。
對于要在北京小升初的打工子弟,過去家長只要能辦齊五證,孩子持自辦學校學籍卡也有可能入讀公辦校。然而今年北京進一步提高“五證”門檻。但在統(tǒng)一的電子學籍系統(tǒng)建立后,“臨時學籍”不再管用,自辦學校的學生并未被納入電子學籍系統(tǒng)中。
初升高在異地高考的政策下,門檻也被提高。近日,因戶口不在北京,九名初三學生無法在北京參加中考并由此獲得普通高中學籍,他們委托父母向海淀區(qū)法院對北京市教育考試院提起行政訴訟,目前海淀法院已經(jīng)立案。
北京針對非京籍不斷提高的門檻背后,有著怎樣的人口控制邏輯?這樣“一刀切”的政策真的可以舒緩北京的城市壓力嗎?這樣做的教育代價又是什么?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認為,通州等區(qū)近期抬高教育門檻的動作,是北京市對外來人口嚴格管控的整體性反彈。政策進一步收緊的原因,是北京人口控制的大氣候。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guī)模”的方針,北京“嚴控人口”行動全面展開。具體措施包括“以業(yè)控人”和“以房管人”等。這是一輪不僅限于北京,也同時在上海施行的非常嚴厲、非常強硬的清退外來人口的政策。
這個政策的主要執(zhí)行手段,是把勞動密集型的批發(fā)市場遷出北京,利用調整產(chǎn)業(yè)結構來疏散人口。楊東平說,重整產(chǎn)業(yè)結構是沒錯的,但不能用調整產(chǎn)業(yè)結構的問題遮蓋流動兒童受教育的問題,這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保障流動兒童的教育機會是基本政策和價值,不能顧此失彼。把流動兒童的教育機會和控制人口的政策掛鉤,是非常惡劣的。這使得北京在控制疏散城市人口的行政推動下,可以對流動兒童理直氣壯、堂而皇之地提高受教育門檻,剝奪他們的受教育機會。
再者,這種做法傷害力大,也具有危險性。楊東平提到,這次政策波及的很多家庭,其實并不屬于政府想要“清除”的“低端勞力”,其中不乏畢業(yè)后留京工作多年,穩(wěn)定繳納社保,甚至已經(jīng)在京置業(yè)的“小白領”。即便是要最終疏散“低端人口”,他們所在的密集型市場明年遷出北京,今年還是要讓他們的孩子在京讀書。
以上海為例,2008年后做了三年的流動兒童教育改革,甚至被視為全國最好,五證變一證。但現(xiàn)在又恢復到五證,而且辦了五證還不知道能否入學。楊東平擔心,這樣一來,已經(jīng)在上海絕跡的打工子弟自辦學校又會出現(xiàn)。
楊東平最后說,必須為這種剝奪流動兒童受教育機會的情況大聲疾呼。他建議呼吁國務院有關負責人,高度重視流動兒童教育政策的逆轉,真正落實流動兒童的教育保障。楊東平建議,北京和上海,至少應該恢復到一年前的入學要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