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3-12-19 10:54:35
老師的權威VS朋友式的互動
先說國內(nèi)的幼教老師,雖然她們講起課來很親切、也很生動,聽課的孩子們也喜歡。但是講課時,老師總是鶴立雞群般地站在一群正襟危坐的小朋友中。這生生地就拉長了老師與孩子的距離感,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一定要聽老師的話”。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獨立及思維發(fā)散的能力。
而在西方,老師更多的是作為小朋友的大朋友。記得大兒子在紐約上幼兒園時,家長被鼓勵與孩子一起早到半小時,在教室中自由活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進教室,你一時間很難分辨這是教室還是活動室,小朋友四處“游竄”,老師則“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段時間也是兒子向我獻寶的最好機會,他會拉我去看他昨天搭的一個沙盤圖形,讀的一本好玩的書,或隨手涂成的一幅畫。他們每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存物箱(cubby),讓小寶寶們養(yǎng)成習慣去管理自己的物件。
小朋友最喜歡的是CircleTime(圍坐活動時間)。這時,老師和寶貝們圍圈坐在地板上,大家會一起是唱兒歌,讀2-3本故事書,做1-2個游戲。其間,老師會細心觀察,如果孩子對某個環(huán)節(jié)失去了耐心,那么就會立即跳到下一個游戲。老師的教程總是靈活機動的,總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先。
而西方幼教中的午餐時間也非常特別。像是個大派對,老師會像朋友一樣和寶寶們一起坐著吃飯。對待寶寶們手叉并用,老師也不會為難或訓斥,因為老師明白每個孩子生理心理成長的進程可以參差不齊,快慢不一的,要給每個孩子自然成長所需的時間。
權威的教具VS互動的玩具
記得大兒子Ian進入小學一年級后,我去送他上學,總會在教室里逗留一下。他的教室中間會放著一堆buildingblock,比一般積木要大,很光滑的原木表面。學期的主要教學都與buildingBlock游戲相關,老師則會旁敲側擊地把數(shù)學、空間、長度等初級概念慢慢通過block游戲概念來植入寶寶的小腦袋中。因此,在學前班或初小教學都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然后引導出抽象概念。比如,講倍數(shù)的概念,老師會用block來游戲,一邊是三塊積木,一邊是六塊積木,六塊的積木就比三塊的積木長高一倍。
國外幼兒園也非常注重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他們會在教室的一旁設有一個readingcorner,擺放著各類圖書,老師會挑一本書作為本周的閱讀物來與大家分享,但每天集體閱讀時間不會持續(xù)很長,寶寶會有相對較長的自由閱讀時間,去選擇自己愛讀的書。有時,老師也會與個別孩子們一起讀某本書,以了解個人興趣。
在國內(nèi)的幼兒園,我看到老師會更多地用識字卡片,描文本等做教具,而且大部分的玩具都好像披著“教具”的外貌。老師很多時間會拿著“教具玩具”在問“這是哪個數(shù)字。窟@是什么顏色啊”寶寶們聽到的是老師自上而下的權威地教條教育,缺乏互動交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