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3-10-14 09:45:34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做的事都是對的。孩子會做錯事,大人會在教育孩子時做錯事,起不到好的效果。怎么辦呢?當事情的發(fā)展出現(xiàn)卡殼狀態(tài)時,家長的思路要轉(zhuǎn)彎,方法要轉(zhuǎn)變,才會有事情的轉(zhuǎn)機。
場景
晚上,兒子果果(近3歲)的外婆向我講述了一件事。說果果白天看見大姑奶和姑爺爺從門口經(jīng)過,當時手里拿著一根棍子,不知是有意跟大人逗著玩,還是無意出手,竟用棍子打了姑爺爺,而且打了兩次。外婆趕緊要果果向姑爺爺?shù)狼,但果果不從,不愿道歉?br />
媽媽聽了很生氣,但一直努力克制情緒,問果果:"告訴媽媽,為什么會用棍子打姑爺爺?"果果不語,繼續(xù)盯著電視。"果果,媽媽問你話呢,這么做對嗎?"果繼續(xù)不語,還是盯著電視。"這樣做是不對的,果果,你知道嗎?你打別人時,別人會疼,就像別人打你時,你也會疼一樣。不信,我打你一個屁股看看。"果果還是沒有反應。媽媽此言一出,無法收回,巴掌重重地落在果果的屁股上。果果翻身趴在床單上,抹眼淚。孩子哭了,媽媽的心并不好受,媽媽也明白孩子不予理睬是因為電視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纱藭r的媽媽,真的很無措,不知該如何處理。
轉(zhuǎn)變
媽媽找準時機,與果果商量著上樓玩,果果一口答應了。果果在床上翻跟頭,蹦蹦跳跳,忙得不亦樂乎。我隨手拿起枕邊的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在第二篇章講到"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五個技巧"。此刻我身處的境地,犯下的錯,不正是因不懂如何鼓勵孩子與自己溝通造成的嗎?趁孩子玩得正歡,我簡單翻看了五個技巧:①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②提示。③用簡單的詞語表達。④說出你的感受。⑤寫便條;蛟S可以試試,我尋思著,心里輕松了很多,內(nèi)心的希望再次燃起。
媽媽:果果,媽媽想跟你談談。(表情嚴肅,語氣溫柔。)
果果:嗯。(乖乖坐在我的身邊。)
媽媽:聽外婆說,你今天用棍子打姑爺爺了,是嗎?(簡單描述問題。)
果果:嗯。(果果低下了頭,其實他已知錯。)
媽媽:姑爺爺被你打了很疼,他當時很生氣,是嗎?(提示產(chǎn)生的后果。)
果果:他,他罵我了。ü洁熘∽,為自己辯駁。)
媽媽:如果他真的罵你了,那是他的不對;今天,你打了他,這是你的不對。(此時不是判斷孩子說的是否真實的時候。本想問他"別人是怎么罵他的",轉(zhuǎn)念一想,這不是深化了問題的存在嗎?不管是真是假,告訴孩子罵人與打人都是不對的行為,而且罵與打不存在因果關系。)
媽媽:這樣可以嗎?明天,我們一起去對姑爺爺說'對不起',這樣姑爺爺就不會責怪你了,你以后也可以繼續(xù)到他家去玩。姑爺爺很喜歡跟你玩的,是不是?(果果點點頭,從頭至此都是默默地聽著,耷拉的小腦袋是認錯的信號。)
媽媽:最后,媽媽還想說一句話:對于這件事,媽媽很生氣,媽媽不希望果果這么做,因為這樣做是不對的。(避免長篇大論,言簡意賅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睡覺時間到了,果果自己刷牙。熄燈后,我忍不住又嘮叨了一遍,"明天我們有件事要做哦,就是要跟姑爺爺說'對不起。'""不對!"果果搶著說,"是跟他道歉。"傻瓜,道歉就是對不起呀!
總結
1.安靜的環(huán)境不僅有助于問題的討論,更有助于引導孩子專注于問題。嘈雜的電視環(huán)境,讓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去聆聽大人的話。媽媽起初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繼續(xù)嘮叨,這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將彼此的心情搞得更糟。換個環(huán)境,特別是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容易聽得進大人的話,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2.簡單地描述問題。描述一定要言簡意賅,因為孩子心里很明白誰是誰非。大人切忌長篇大論地描述問題,強化問題的存在,否則孩子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甚至抵抗大人的說教。這是我常常會犯的錯誤,總上動不動以說教的方式大篇幅地講述道理給孩子聽,卻起反作用。
3.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簡單地描述問題,簡單地表達看法,簡單地說出感受,相信孩子會明白其中的道理。當我說我很生氣他這樣做時,他低下了頭;當我問他這樣做對不對時,他的回答是否定的。這說明,他心里很明白對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