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3-03-14 16:05:01
近日,一份幼兒園簡歷在網絡上走紅,不少白領表示被秒殺了,稱該充電了……近年來,幼兒園升小學要制作簡歷是種普遍現象,甚至上幼兒園的小孩都需要簡歷。有家長為孩子上幼兒園花費千元制作一份精美的簡歷。在各種幼兒園簡歷背后,教育功利化凸顯。
幼兒園簡歷秒殺白領
網上熱傳的一份升小學的幼兒園簡歷,“秒殺”無數大學生白領,學過瑞思課程、鋼琴、輪滑、冰球……網友紛紛感嘆,“輸在了起跑線上!”
從網友“蔣子涵”分享的這份幼兒園簡歷來看,除了制作精美,邏輯清晰,內容也非常亮眼?v觀這份幼兒園簡歷大致分為:教育經歷、課外學習、體育運動、閱讀、個人特長、參賽及獲獎6大方面。其中,教育經歷相對簡單:2009年至今就讀于北京某胡同幼兒園。而該小朋友課外學習內容讓不少人驚嘆:2010年開始學習瑞思課程,已完成Pre-K、K、prerise三階段學習,進入S1課程。除此之外,還聘請了中央音樂學院專業(yè)老師一對一授課鋼琴。更厲害的還有體育運動,幼兒園期間,這位小朋友學習了輪滑、冰球、武術等。
網友: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簡歷,通常是求職的輔助工具,但現在幼兒園孩子都要弄簡歷了,而且他的簡歷秒殺白領,大學生博士生自愧不如。網友小明說,如今的孩子自小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真可謂一個比一個神童?墒窃诒驹撏嫠5臅r代卻被無休止的教育束縛著,他們失去的遠比得到的要多了。
網友:家長的教育方式大有問題
或許,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自小對孩子便要求嚴格,非學習什么什么不可,其實這樣的教育大有問題。廣州網友陳鳳安說,幼兒園的小孩應該是處于一個開心玩耍的年紀階段,但卻被各種學習興趣班給剝削了他們玩樂的時光,更被沉重的學習壓力抑制了他們的學習潛能,令他們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這也說明他們家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錯誤的。
幼兒教育的悲哀
不知道家長們是否有想過為何中美教育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不知道家長們是否有想過,為何中國只能出人才,而不能出天才?不知道家長們是否有想過,為何中國的小孩只會學習,而不會生活?相反,美國的孩子又懂得學習又懂得生活。
顯然,唯一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差別。對于小孩的教育,美國絕對不會強迫他們學習,因為他們知道小孩需要玩耍,太多的興趣班只會剝削了他們的歡樂時光,更導致他們的學習精力與興趣大大下降。美國對小孩的教育方式,或許在中國一些家長看來是“無為而治”,但碰巧這種教育方式就是一種利好的教育方式,對小孩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但是,中國家長對小孩的教育絕對稱不上失敗,嚴格來說更是一種失敗。難道幼兒園的小孩懂得畫畫、彈鋼琴、吟詩作對就是人才了嗎?難道幼兒園的小孩每天在興趣學習班待著,這就是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嗎?不,這恰恰相反了,這是錯誤的教育方式。
讓小孩學習畫畫彈鋼琴是無可厚非的,但不能將小孩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吧?人,需要勞逸結合,但現在的家長,只有“勞”,從沒有“逸”,因為這些家長以為“勞”夠了,以后就能“逸”了。在我看來,“勞逸結合”不能分開,一分開的話,絕對會筋疲力盡,最后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逸”了。
對此,倡導素質教育的兒童教育機構摩比思維館的老師表示:教育是為孩子提供優(yōu)秀的智力、情感和社會工具,讓孩子在探索中思考,在探索中成長,讓孩子在興趣中獲得教育,在教育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應用所學。
這“秒殺”白領的簡歷,是對教育的警示,希望家長們能引起重視。當然,也有很多家長抱怨,對于一個才幾歲的小孩,能有什么個人經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